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節 柳林(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302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26

    在長治縣城北有一個村叫柳林,這個村的曆史文化厚重而深遠。宋朝的時候,這裏還吸引來一個大文豪,那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那麽,柳林究竟有哪些曆史淵源呢?

    柳林村的文化,首先來源於它的名字。在很早以前,柳林村北是一片柳樹林,緊靠它的是茫茫的水泊地,後來水退地現,形成村落,得名柳林。大概在宋朝的時候,柳林的那片柳樹還是十分茂密的,也就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吸引來了。

    《潞安府誌》中有歐陽修描寫柳林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其中一首是這樣描述的:一路荒沙白日寒,柳林秋色送征鞍。更堪昨夜西風落,霜葉煙條太已殘。在詩中,我們除了領略殘秋的蕭瑟和依稀離別的眷戀之外,還知道了起碼在宋朝的時候,此地就叫柳林。柳林因有了歐陽修的詩賦,從此沾上了一點文氣。

    除了柳林充滿詩意的名字外,最讓它出名的莫過於堪稱“潞州城南第一會”的柳林騾馬大會了。當地人幾乎無人不趕柳林會。每年的農曆九月十七這一天,遠至幾十裏甚至上百裏的四鄰八鄉的人們,早早地就來趕會,真是人山人海,喧鬧聲不絕於耳。在大會前兩天,各路商家店鋪,就早已按要求把貨物擺放好,鐵貨、瓜果、服裝、飲食等十多個市場,按街道的布局規劃有序排列。騾馬市場設在會場的最外邊。在村外一馬平川的田野裏,十多群馬,黑壓壓的一大片,一群少則40餘匹,多則80餘匹,個個膘肥體壯、骨架高大,吸引眾多的人來挑選。整個會場東至柳莊村,西至東呈村,綿延數裏,那規模可想而知。那麽,柳林村的騾馬大會為什麽會如此熱鬧呢?

    傳說,柳林騾馬大會原名五龍宮小香火會,因柳林村修了一座五龍宮而得名。在清光緒年間,長子縣張店村有一個姓陳的商人,因在河北、山東交界的一個村莊戀著一出好戲,耽誤了回家,夜裏他就夢見一個老翁點撥他說:“要看好戲,到上黨柳林。”醒來後他發現床頭放著一個寫有“金龍四大王”五字的牌位。他急忙趕到柳林,正值柳林唱戲,他便把牌位擺在台前香案上,香案上頓時出現一條一尺餘長的小金龍。此事驚動了村民和知縣,人們紛紛解囊捐款,在柳林村村北建造了一座大王廟,並塑了金像。從此,柳林由原來的五龍宮小香火會,變成了大王廟盛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