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節 盧醫山(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552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34

    潞城市的南麵,有一座山,叫盧醫山。千百年來,無數百姓來這裏虔誠禱告,祈求平安;更有無數文人墨客造訪此山,留下了許多賞山絕句。那麽,這座盧醫山到底是一座什麽樣的山呢?

    盧醫山海拔1300多米,從北向南,綿延起伏,與最南端的老頂山相連。由山下仰望,此山並不高,也不險要,更不為奇。然而,登臨山頂遠眺,才會發現,整個山峰層巒疊翠,鬆柏如黛,如詩如畫,俯瞰山下,古城美景一覽無餘。

    明代潞城知縣馮惟賢,作了一首《盧山疊翠》的詩,是這樣讚美盧醫山的:“翠壁層巒接太行,盈眸山色鬱蒼蒼。神醫覽勝來遊此,登嘯應添潞水長。”盧醫山的天然風韻使它聲名遠揚,但真正讓它出名的,卻是這詩中所提到的“神醫”,那麽,這個神醫是誰,他和盧醫山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春秋以前,它不叫盧醫山,叫南山。春秋的時候,齊國盧地有一個著名的醫生,叫秦越人,人們稱他扁鵲。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病了,請扁鵲來為他治病,扁鵲在為他治病的途中,經過潞城。當時,潞城的瘟疫特別嚴重,十人九病,死亡的人很多。扁鵲目睹這一切,心急如焚,為了救治老百姓,他決定暫留此地,到南山采集藥材,熬成湯藥,為當地人治病。由於扁鵲診斷準確,藥到病除,很快就治好了老百姓的疾病,驅退了瘟疫。

    關於扁鵲為潞城老百姓治病一事,《潞城市誌》中也有記載。對於扁鵲救民的功德,當地人永誌不忘,所以把扁鵲采藥的南山改名為“盧醫山”,並以廟會的形式紀念他。每年清明節的盧醫山廟會,鄉民們都會攜帶供品到山上焚香祭拜。戰國末期思想家韓非子曾寫《扁鵲見蔡桓公》一文,為千古名篇。扁鵲為君侯看病,也為百姓治病,自然名揚天下。

    盧醫扁鵲是個神奇之人,盧醫山就更不平凡了。傳說,潞城當地百姓為了紀念扁鵲,在盧醫山頂建了一座盧醫廟,廟的建築材料全是石頭、石壁、石柱、石瓦。這個廟在夜裏有兩隻黑虎守護,當地人傍晚就不敢上山。盧醫山頂上,還有一個風洞,洞口不大,但深不可測。遇到天旱的時候,周邊百姓便備上香燭祭品,來到風洞祈雨,禱告祭拜完後,把相應方向上的灰土捧回家中供起來,立馬風至雨隨,傳說靈驗得很。如今,因為年代久遠,傳說中的盧醫石廟和風洞,已無證可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