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一節 天台庵

作者:石建旺字數:2162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36
遠離平順縣城,有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叫王曲村,濁漳河從村邊緩緩流過。這裏,有一座著名的唐代建築——天台庵,它是目前我國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的古建築之一。那麽,天台庵究竟是怎樣的建築呢? 天台庵坐落在王曲村中心的一個壇形孤山頂上,東傍山穀、西臨漳水,坐北向南,周圍的村舍像眾星捧月般地簇擁在它的周圍。俯瞰下去,天台庵近似一個正方形,佛殿建在米高的石台基上。天台庵始建於唐末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原建製不詳,現僅存三間正殿和一座唐碑,麵積390平方米,雖規模不大,卻是我國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中極其珍貴的實例。那麽天台庵是如何興起和發展的呢? 天台庵,是中國佛教創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大家知道,隋唐兩代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期,這時期出現的佛教各宗派,大多另辟蹊徑,以自家的理解對印度佛教進行重新編排。當時,傳入中國的佛教在修行方法上曾出現南義北禪的局麵,即南方重義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禪定。政治上的統一為結束佛教南義北禪的分裂局麵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佛教天台宗的創立者智顗,就創立了第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浙江天台山,故以“天台”為宗名,隨之各地紛紛建起了天台宗的寺廟、庵院。 仔細端詳眼前的天台庵,它沒有過多繁雜的裝飾,整個建築是形製規整,結構簡約,出簷深遠,屋頂平緩。佛殿上的鬥拱,結構簡潔,手法蒼古,用材的斷麵頗不一致,殿內梁架及鬥拱上保留有簡單的清式彩繪。此外,殿內沒有一根柱子,因而使得殿內的空間更顯得空闊,這充分體現了唐代建築的特點。雖然經曆過後人的修葺,但卻尊重了原來的風格,保持了原來的風貌。那麽,天台庵的建築為什麽會如此簡單呢? 天台庵這種簡約的建築,跟地處偏僻的山莊有著必然的聯係。中國古代建築,造型和結構的發展,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時期,到唐代已經逐漸標準化、科學化。但在一些偏僻山區,由於經濟、文化、技術等諸多條件的限製,發展略慢於文化發達地區。天台庵也是這樣。它所處之地,交通不方便,遠離城鎮,文化發展比較緩慢。正由於此,它才能經曆了一千多年的風霜雨雪,仍然堅持到了今天,成為我國現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木構建築中的一個。 除了佛殿,寺院中保存下來的就隻剩下一個石碑和殿前的一對石獅子了。石碑,由於數百年的風雨剝蝕,字跡已經風化,無法再看清上麵的文字。倒是殿前這兩隻憨態可掬的石獅子,似乎早已看慣了風雲變幻、世事滄桑,顯得老練世故。 據文物專家考證,目前我國僅存的四處唐代建築,全部在山西省境內。除了平順縣的天台庵外,規模較大的南禪寺和佛光寺在五台山,另外一座是芮城縣的廣仁王廟。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