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三節 寶峰湖

作者:石建旺字數:2596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44
襄垣縣城西30公裏的虒亭鎮有個寶峰湖,當地人也叫它後灣水庫,它是山西省六大水庫之一。這裏波光粼粼,楊柳、垂絛,與湖水相映成趣。因它的旁邊有座千年古刹“寶峰寺”,寶峰湖因此得名。 寶峰湖可是一塊少見的風水寶地。湖區山、水、林有機融合,自然、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得天獨厚的水體景觀和起伏變化的丘陵山地,構成了一幅風景優美的立體山水畫卷。 環湖走一圈,四周的古跡和革命舊址比比皆是。屈指數來,名聲在外的有始建於三國時期的寶峰寺、“麻衣相術”創始人麻衣祖師法濟修真之所“麻衣洞”、流渠殷商時期古人類遺址、赤壁羊舌赤三公墓、東晉著名高僧法顯故裏龔家溝、大池張武德將軍墓、劉秀一劍壑、豐岩古寨堡、上黨戰役土落截擊戰舊址和晉冀魯豫軍區指揮部等。 寶峰湖方圓遍布古今名人足跡。東晉時高僧法顯大師,是我國偉大的旅行家、翻譯家、地理學家、著作家。他於東晉鹹康三年(公元337年),就出生於當地的龔家莊,東晉升平二年(公元358年)出家寶峰寺。這座寺始建於三國時期,占地麵積15畝,共分四進院落。從北到南,由高到低,以雷音殿、藏經樓、天王殿、山門為中軸線,兩翼展開。東西兩側建有偏殿、配房、雲堂、門樓等,共有大小建築23幢87間。寺內最大的佛殿雷音殿,重簷歇山頂,金線大點金彩繪,長33米,寬22米,高19米,高大雄偉,巍峨壯觀。殿內的橫三世佛像為木雕貼金坐像,總高度6.5米,金光閃閃,耀眼奪目。二進院內的藏經樓,是僅次於雷音殿的第二大建築,上下兩層,前後設門,雕梁畫棟,飛簷挑角。登臨二樓,撫欄遠眺,寶峰風光盡收眼底。據考證,唐明皇、後趙石勒王之子都曾到寶峰寺進香拜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劉伯承、鄧小平、陳賡、聶榮臻、羅瑞卿、陳錫聯等都曾在這裏居住和指揮過戰鬥。 在湖區的東北方紫岩山北麓半山腰,有一個山洞很有名,叫麻衣洞,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麻衣僧”曾在這個洞裏隱居。麻衣僧,是後周綿上(也就是現在的沁源縣)人,宋代高僧,法號“法濟”。平日裏他常披麻衣袈裟,俗稱“麻衣僧”。他自幼出家五台山清涼寺,15歲時離寺雲遊。途中潛心觀察人之五官相貌、四肢軀幹,從而研究出人的外貌特征與運氣禍福之內在規律。筆記、圖形積累甚多。後雲遊至寶峰寺,被方丈了空大師收留,遂深居簡出,梳理筆記,著書立說。因與眾僧不合,後隱居到附近山洞,繼續著述,曆經艱辛,終成《麻衣相法》、《金鎖賦》、《銀匙歌》等傳世之作。民間流傳的“看了麻衣相,敢把人來量”,即源於此。後人將其隱居的山洞稱為“麻衣洞”。 近年來麻衣洞作為曆史遺跡被清理整修。洞外草木蔥蘢,洞口基本完好,洞頂光滑結實。當年麻衣僧擺放書案、床鋪等家具的痕跡依稀可見,是一處少見的曆史名人古跡。 寶峰湖區現今可是大變樣了。當地政府從1997年開始對其進行綠化、美化、淨化、硬化,整個開發項目完工後,可建成寶峰寺景區、水上樂園、法顯故居景區、水上探險區、民俗風情景區、革命聖地景區、濱水別墅區、休閑度假區、商貿服務區和108處景點,共涉及地域53平方公裏、23個村莊,集旅遊、觀光、健身、療養、度假、娛樂為一體。如今,庫區旅遊開發已經初具雛形。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