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四節 崇慶寺(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468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45

    郊區西白兔鄉霍家溝村甭說在郊區,就是在長治市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裕村。村裏富得流了油,這種與那種說法就多了。有一種說法是村南有一座寺廟,叫崇慶寺。據說就是因為有了這座寺廟,霍家溝才會如此富裕,家家戶戶都才能住上豪華的小別墅。盡管這種說法與村裏的富裕那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崇慶寺的來曆還是值得一說的。這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寺廟呢?

    據說早在盛唐時期,有位高僧智存大師雲遊至此,發現這裏是三麵環山、一麵環水,實屬一塊風水寶地,於是就打算在這裏建一座寺廟。他請來能工巧匠,選了吉日良辰開始奠基。沒多久,一座氣勢恢弘的佛寺於唐景雲初年,也就是公元710年就建成了。由於坐落在霍家溝村邊雲岩山的聖龕溝旁,這座佛寺就叫做聖龕寺。

    可別小看這座聖龕寺,它可是經曆了歲月的滄桑,重修了好幾次。到了公元1201年,大金皇帝完顏璟親敕賜:“崇慶”,因此,聖龕寺就改名為“崇慶寺”。直到1946年,崇慶寺建築依然完好。當時,殿內是香煙繚繞,院中的牡丹香氣逼人,真是一處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可是,迫於解放戰爭形勢的需要,國家要在當地修建華北第一發電廠,因為廠房沒有建築材料,就隻能用崇慶寺的參天古柏和相關建築材料了。所以,這寺院中除了佛爺大殿外,其餘各殿全部被拆毀。雖然隻留下佛爺殿,但解放後崇慶寺仍然被評為長治市二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佛爺殿是保留下來了,可在它身上卻留下了一個永久的謎。那是在1965年農曆臘月初五上午10點多,村裏的小孩聚成一堆玩火,不小心點燃了周圍的樹木。據當事人講,當火勢還小的時侯,孩子的父母就及時用濕被子把火捂滅了。誰知牆外火滅了,殿內佛身卻著了火,小孩的父母不敢向佛身潑水,這火是越燒越大,等霍家溝的村民趕到現場,已經晚了,整個佛爺殿已經被燒毀。奇怪的是,佛身是泥胎做的,它怎麽會著火呢?那場大火至今都解釋不清,也就成為一個永久的謎了。

    佛爺殿被焚燒以後,崇慶寺隻留下殘存的頹垣斷壁,一片荒涼。即使這樣,每年三月的香火卻依然如故。1988年,村民為了再續往日的香火,自發捐款,曆經三年半時間修起了舊佛爺殿、新佛爺殿、閻王殿、奶奶殿、穿心殿、古石窯、成化碑,以及深水、古槐、大門門神諸多建築和景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