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五節 奶奶廟(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106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46

    在壺關縣境內,隻要說到這“神郊奶奶廟”,那可是老幼皆知。不僅如此,就連毗鄰的河北、河南省部分地區,奶奶廟也是頗負盛名。而且,人們還會講出“老奶奶”的諸多生動奇異的故事。這些故事從何而生,原委又是怎樣的呢?

    奶奶廟在當地人們都稱之為“真澤宮”,位於神郊河的北岸,距縣城約有40公裏,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真澤宮”俗稱奶奶廟、二仙廟,廟門外有座牌樓,是真澤宮的標誌性建築,當地老百姓有的叫它“簪花樓”,有的叫它“牌坊”。這個牌樓頗為講究,高8米,寬12米,那是鬥拱飛簷,疊層而上,呈“品”字狀的樓頂隻用4根砂質石柱支架。精妙的是,整個建築未用一枚鐵釘,全是木榫穿接插構而成,堪稱造型超逸、工藝精湛。

    據說它建成後,凡大風刮來時,牌樓必要微微晃動,但是風一停依然傲然屹立。後來,當地的人們擔心它有朝一日會被風刮倒,就請工匠在每根支柱兩邊斜撐了“人”字形的兩根小砂柱,這或許就是牌樓曆久不倒的緣由吧。

    真澤宮的建築風格是奇特異常的。從大門看過去,兩邊各有一道小門,將三門並看,則宛若一個粗壯的“山”字。它的主體建築是“當央殿”,殿堂麵闊5間,進深3間,鬥拱飛簷,挑角淩空,迎麵而對戲樓和望河樓,殿下兩邊各有9間樓房相陪,構成了南北長29米7,東西寬23米3的四合大院,且一院高於一院,坐北向南,依次鋪排在中軸線上。於是,當地就盛傳著這樣一首民謠:“神郊大廟二百餘間,當央殿帶後宮一進整三院,牌房外三蓬梯拖到老河邊,抬眼望升仙台兩壁相對麵。”如此幾句民謠,樸實而簡潔地概括了真澤宮的規模、布局、位置和環境。

    從古到今,真澤宮的香火那是相當的旺。為什麽呢?因為這裏供奉的“老奶奶”,據說是有求必應,很是靈驗。其實,“老奶奶”原是一對孿生姐妹,可是她們緣何受人如此敬仰呢?據史書和碑文記載,這孿生姐妹本是商朝微子之後,父親樂山寶通醫術,母親楊氏親鄰裏。二女自幼聰穎賢德,樂善好施,深得鄉親們的愛戴。不料母親早喪,繼母呂氏脾氣暴戾,對二女常施虐待。她在寒冬臘月逼迫兩女兒為她尋覓新鮮的苦苦菜,在五月六月逼迫兩個女兒為她去找冰淩子,將兩個女兒用於抬水的木桶改為尖底,讓姐妹倆在路上無法休息,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