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一節 漳河傳說

作者:石建旺字數:2222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48
(之一) 上黨盆地裏的漳河很有名,是長治地區最大的河流,流經全市12個縣、市區,流域麵積占全市總麵積的七成還多。可以不誇張地說,漳河是長治市300多萬人的母親河,從古至今,她養育了這裏世世代代的萬物生靈。這裏的人們盡管沒有人不知道漳河,但是,對漳河的傳說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下麵說說這個民間流傳最廣、最深入人心的漳河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長子縣東下郝有一戶人家姓靳,生有一個漂亮的姑娘,人們都叫她靳姑娘。這年,她嫁到了房頭村。在婆家,她操持家務、下田做活那是沒得說。可她的婆婆心腸十分惡毒,想盡辦法不讓她好活。就說擔水吧,村上沒有水源,人們都要到幾十裏以外的地方擔。別人用的都是平底桶,可靳姑娘的婆婆卻把擔水的桶底做成了錐形,擔子一上肩,路上就別想停,因為水桶放在地上水就會倒掉。不僅如此,靳姑娘擔回來的水還是隻吃前邊水桶裏的,說是後邊水桶裏的靳姑娘放了屁不能吃。靳姑娘是有苦說不得,受盡折磨。有一天,靳姑娘又去擔水,在路上忽然看見一個白胡子老人騎著大紅馬路過。老人說自己的馬走得口渴,想喝點水。靳姑娘為難地說:“水桶不能放,一放水就全灑了。”白胡子老人說:“不妨事,你放下試試,保險一點也灑不了。”靳姑娘把水桶放在地上,真的平平穩穩地立住了,那馬一口氣就喝了一桶。這時老人問:“你擔水為什麽要用尖底桶?”靳姑娘就把婆婆如何發難自己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老人聽了後,把手中的馬鞭遞給靳姑娘說:“你以後就不用到那麽遠的地方擔水了,回家後你隻要把馬鞭放在水缸裏,沒水了正搖三圈就會有水,保你家吃不完。但不能反搖,更不能把馬鞭拿出來,否則,後患無窮。” 靳姑娘回家一試,果然如此。婆婆見靳姑娘一連幾天不去擔水,而自家水缸的裏水天天是滿滿的,心中十分納悶,一心要找到原因。這天,靳姑娘回娘家了。婆婆見家中無人,她走到水缸前一看,見水缸裏放著個馬鞭,心裏十分不高興,說是兒媳婦欺負自己,不由分說就把馬鞭拿出來撂在地上。這一來可壞了大事,隻見水不斷地從水缸裏湧出來,不大會就把家淹了,緊接著村子也被淹了。這時,靳姑娘正在娘家梳頭,忽然聽見有人大喊:“靳姑娘你快回去看看吧,房頭村發大水了。”靳姑娘一聽,知道大事不好,連頭也來不及梳完就往房頭村跑。到了村口一看,大水已經把整個村子淹完了,水還在不住地往上漲。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冒著生命危險蹚水進了家門,一屁股坐在水缸上,水才被慢慢壓了下去,到最後隻有涓涓細流了。 從此,靳姑娘怕水缸裏的水再漫出來禍害百姓,就沒敢再離開水缸一步。時間一長,從靳姑娘兩腿間流出來的水就成了一條河,流過上黨地區的許多村莊,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福祉。後來,這條河就被叫做“漳河”了。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