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三節 苗廣義(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630更新時間:2019-09-21 21:34:10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兵變,叫“陳橋兵變”,說的是趙匡胤發動兵變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事。這次大的兵變,基本上是在和平的方式下進行的,京城百姓沒有受到太多驚擾。策劃這次兵變的關鍵人物,就是咱潞城市人,叫苗廣義。

    潞城西北20公裏處,有一個村莊,叫宋村,這裏丘陵環抱,綠色掩映,居民大多姓苗。宋代前叫苗家莊。後漢時期,村中出了一個隱士苗廣義,輔佐宋太祖趙匡胤一統天下,功勳卓越。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以國號為名,賜苗廣義家鄉苗家莊為宋村。

    《潞安府誌》《潞城縣誌》是這樣記載的:“苗廣義,名訓,字廣義,潞城宋村人。公元925年出生在苗家莊一個富庶人家,少年時很有抱負,曾西上華山,拜當時著名的道士陳摶為師。經過數年的刻苦努力,再加上其才智過人,下山時的苗廣義已是文韜武略、滿腹經綸”。

    苗廣義出師後,周遊天下尋師訪友,他目睹了五代時期國家分裂、人民遭受戰亂之苦的情景,決心有朝一日,為江山社稷建功立業,造福黎民百姓。回鄉後,苗廣義一時無用武之地,就先在老家附近的柳葉鎮,也就是今天的郊區黃碾鎮耍金橋的橋頭,搭了一個簡棚,算卦相麵,坐診看病。由於苗廣義不分遠近貧富,一視同仁,吉凶禍福,推斷如神,一時名聲大振,門庭若市。

    有一天,一個外鄉人路過柳葉鎮,見橋頭人聲鼎沸,很好奇,便翻身下馬想看個究竟。誰知,苗廣義一見此人,便暗吃一驚。此人紫麵豐頤,氣宇軒昂,正是趙匡胤。苗廣義知道這不是一般人,忙起身相迎,待一交談,更覺相見恨晚。於是,苗廣義收了攤,帶趙匡胤回村,擺酒招待。席間,苗廣義分析了天下大勢,並告訴趙匡胤應在北方廣納賢士,擴展勢力,審時度勢,待機行事。一場投機的交談,令趙匡胤對苗廣義佩服得五體投地,相約時機成熟,一定共謀大業。

    時間轉眼到了廣順元年,趙匡胤來到河北,投靠在後漢樞密使郭威手下。次年,郭威發動兵變,推翻後漢,建立後周王朝,史稱後周。趙匡胤因打戰勇敢,就被提拔為禁軍頭目,並因此結交了郭威的養子柴榮。廣順四年,周太祖郭威病逝,柴榮即位稱帝,為周世宗。趙匡胤又一次被提拔為殿前都點檢,成為殿前禁軍的最高統帥。在這期間,趙匡胤把苗廣義請到了軍中,任命為殿前都指揮官。在苗廣義精心謀劃下,到周世宗去世時,趙匡胤的周圍已形成了文有苗廣義、趙普、楚昭輔,武有潘美、鄭子明等集團勢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