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節3

作者:王曉玉字數:1984更新時間:2019-09-21 21:47:48
為了寫今天這篇文章,我前幾天又特意回我的山東路永樂裏老家轉了一圈。 在上海的城市地圖上,這條小而短的山東路並不是無足輕重的。北頭有個地鐵二號線的出口,毗鄰著剛由法國人設計改建而成的遠東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新建的海侖賓館通體都是幽綠色的玻璃幕牆,俯視著鄰近的這條小路,展示著它的高貴典雅。往南行數十步,在過去的“二馬路”和“三馬路”之間,平地拔起了“解放日報報業大樓”,一幢明亮的藍綠色現代高層建築,因為山東路的狹小而更加顯出了它的雄偉氣度。中段的仁濟醫院也改建過了,新添了很溫馨的暖色調的一排住院大樓,與過去的帶有教堂意味的老樓們和諧地擠在一起。南端有一座立交橋的斜梯,從延安路上不由分說地硬插進來,幾乎要抵達舊時所稱的“五馬路”即現今的廣東路,望著很粗暴,但那一定是近年的城市大開發所必需的,因為往東不遠處,就是越江隧道的出人口了。路上嘈雜而擁擠,行人如過江之鯽,擋住了急吼吼地嗚叫著的轎車貨車摩托車助動車們。山東路的路麵,從我有記憶至今的五十年裏,好像從沒有開闊過一寸。 我拐進永樂裏,證實了我的想法:這條弄堂,也跟那山東路一樣,從沒開闊過一寸。彈格路是早已鋪上了水泥了。弄口長年臭氣熏天的男用小便池也敲掉了。垃圾桶還在老位置,不過已不再是水泥砌就,而是換了改革開放後全市通用的可移動式圓桶,傾倒時可以用機械操作的。門口的水果攤還在,有個小小腦袋的男孩子依在我認得出來的“小毛筍殼”膝頭,想必已是“小小猢猻”了。水龍頭們在每個門洞口排開,有幾個依然上鎖。二百一十四號門口居然有麻將牌桌,是一張矮桌,圍著的是清一色幾個老太太,坐的是我們小時候就十分熟悉的木板凳,還有一張毛竹靠背椅。我認出了她們,知道她們是我兒時哪個好友的娘,盡管她們有的胖得像了球,有的幹癟彎曲得像了蝦幹。我走近她們時,她們和諧地集體專注於牌,一個都沒有抬頭望我。 我在二百一十四號的門洞口停住。裏麵沒開燈,像是張著大口的獸。還有誰記得這裏曾經有過朱劍秋這樣一個象棋大師嗎?還有誰想得起在這個地塊這條弄堂這個逼仄小樓裏發生過的故事嗎?還有誰知道其實這裏麵已經凝結出了或許是棋壇經典的三十萬之多的文字,而這些文字如今卻不知飄零或是隱匿到了哪裏嗎? 啊,鬼手百局,你在哪裏?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一十二月 於上海秀楓園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