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五、“愛國”與“守法”關係之辯(1/3)

作者:張義明,王文禮字數:7284更新時間:2019-09-21 23:03:05

    公民基本道德規範中的“愛國守法”,包含著“愛國”和“守法”兩方麵的內容。法國思想家盧梭在《政治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希望人們有道德嗎?讓他們從愛國做起。”在公民基本道德規範中,“愛國”“守法”都處於突出位置,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關鍵和基礎。

    (一)“愛國”與“守法”的關係愛國是一個公民起碼的道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在儒家傳統文化裏強調“舍生取義”,其意義就是為了國家利益,扞衛國家主權,不惜犧牲個人生命。愛國一定程度上是保證人的生存自由權利的需要。封建時代執政者強調人們愛國,但本質是維護皇權,人民生活在國中,但國不屬於人民。在社會主義製度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愛國的內涵與以往有了質的變化。公民愛國,實際上就是愛自己的政權,扞衛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愛自己的政權與愛共產黨又是聯係在一起的,因為共產黨始終堅持“三個代表”,領導人民建立新政權,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以愛國與愛黨是統一的。

    愛國內容是隨著時空變化而變化的。革命戰爭年代講愛國,主要是為獲得民族解放、奪取政權而英勇獻身。現在講愛國,主要是振興中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隻有國家強大了,國人才能揚眉吐氣,國家才能為世界所矚目。所以把愛國放在公民道德行為之首,是必然的;做一個有道德的公民要“從愛國做起”,則是必需的。

    把愛國當作一種情感,黑格爾就有這種看法。其實愛國不隻是個情感問題,更是個道德問題,從道德上來審視愛國意識更準確些。如果說愛國是人們普遍存在的意識,那麽可以說世界上哪個民族都是愛國的。當然,這也要對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愛國主義作具體的曆史的階級的分析,不能因此而模糊了愛國的階級性。

    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始終是強烈的,絕大多數人始終是愛國的。但也有一些公民在為國家盡義務上存在著不足,比如奉公守法的義務、照章納稅的義務、服兵役的義務、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義務等。而這些都是愛國的具體表現,離開這些講愛國就是空話。所以說,愛國就是要從盡職責、盡義務、守法規等方方麵麵做起。同時愛國要求也是有不同層次的,前麵說的是基本層次,危難時刻還要有獻身精神,這是高層次的。

    英國哲學家洛克在《論寬容的信》中說:“在我看來,國家是由人們組成的一個社會,人們組成這個社會,僅僅是為了謀求、維護和增進公民自己的利益。”政府熱愛人民,關心人民,為人民做實事,人民就會反過來加倍為國家效力。愛國與愛人民是互動關係。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曆來是最愛人民的。當1998年長江、嫩江、鬆花江特大洪水襲來時、2006年8月沿海地區遭遇台風時,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臨抗洪第一線慰問受災群眾,派出大批解放軍指戰員抗洪搶險,用鮮血和生命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每年元旦、春節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深入基層,訪貧問苦,慰問下崗人員,送上救濟物資。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我們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心和愛護,切切實實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黨和政府對人民的關懷,人民就會更加熱愛黨、熱愛政府和國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