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二、對“艱苦奮鬥”道德規範的曆史、文化考察(1/3)

作者:張義明,王文禮字數:7144更新時間:2019-09-21 23:03:06

    “自強”是中國傳統道德的重要規範,也是中華民族貫通古今的民族精神。繼承和弘揚這種自強的民族精神,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強”這個詞人們都很熟悉。一般地說,所謂“自強”,就是一種自勝自立、革新圖強的精神和實踐。古人也把“自強”稱作“自振”,就是自己奮發努力,振作有為的意思。在中國傳統道德文獻中,自強的道德主體不僅是指個人,有時也指家庭和職業群體,有時也指國家、民族。例如,《周易》所說“君子以自強不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所說“自古人生當自強”,就是指個人的自強。《墨子》書中所說的自強,則包括家庭和職業群體的自強,如說農家要早出晚歸,耕稼樹藝,不要怠倦;工人夙興夜寐,紡績織紅,不要怠倦,等等,都是指家庭或職業的振興。《尚書》中所說“作新民”,《詩經》所說“周雖舊邦,其命惟新”,以及近代革新者和革命家所說“奮發振強,勵精不已”,都包含著國家、民族要自強、振興的精神。這就是說,中國傳統道德所提倡的自強精神,不僅是提倡個人、家庭和各行各業職業群體的自強,而且更重視國家、民族的自強。

    自強作為道德規範,與公忠、正義、持節、節製、勇毅等規範,有著內在的聯係。它既是在公忠、正義精神指導下,體現著公義勝私欲的自強,同時又是保持著高尚節操、善於節製並勇於自勝的美德。孔子強調堅持高尚節操的自強。有一次子路問孔子什麽是強。孔子回答說:“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孔子所強調的自強美德,就是善於和群但不同流合汙,保持中道原則而不走極端,國家有道時不改變原有的立場和態度,國家無道時至死不改變君子應有的氣節。孔子所頌揚的自強美德,就是這種保持高尚氣節的自強。孟子弘揚大丈夫精神,強調“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頌揚為國為民、獨立不倚的高尚的自強精神。中國傳統道德所講的自強,是立誌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的自強,是“以天下為己任”。

    的自強,而不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的自強。這是中國傳統道德自強的基本精神。

    人為什麽要自強呢?《周易》中那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說出了一條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天地運行,剛健不衰;人生天地之間,要依靠天地又要改造天地。因此必須因勢應變,革新圖強,奮鬥不息。這是古人篤信的人生哲理,也是人為什麽要自強的基本道理。所謂“自強不息”,作為一種道德精神,主要是要求人們克己自立,艱苦奮鬥,不斷進步,為國家和民族建功立業,同時也要求國家和民族自立更生,積極進取,革新圖強。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作為個人品德,是進德修業、自立成人的根本;作為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強盛不衰的精神力量。

    不過,人類要自強,不單是天地運行、世界發展的大勢所迫,還有人自身的原因。人自身固有的欲望和社會生活的利益追求,使人常常被狹隘的個人私欲和利益追求所束縛,常常如荀子所說,“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蔽於私欲而害於公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