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永不迷失的坐標——生物與天文導航(1/2)

作者:董淑亮字數:3562更新時間:2019-09-21 23:07:46

    小問號

    “人類是萬物之靈”,但是與其他生物相比,也並非樣樣精通:遊泳的本領不如魚、飛行的能耐不如鳥、跳動的速度不如兔、威猛強大不如虎……就是簡單的認路,我們與許多生物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如果把你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不要說是深山老林,就是千裏之外的一個城市,一般人也會迷路的。可是加拿大的刺歌雀、北美的君王蝶等縱橫數千裏,以及“燕子歸來尋舊壘”,都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了飛行神話。那麽,它們為什麽不會迷失方向?難道心中有一個神奇的坐標嗎?

    每當秋風吹起、落葉初飛的時節,在加拿大剛度完夏天的刺歌雀就成群結隊飛往阿根廷,行程有4800~8000千米。它們穿山越嶺,義無反顧,有的還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幼鳥從未到過阿根廷,卻不會因此而在長途飛行中迷路。生活在我國的富饒美麗的西沙群島的鰹鳥,白天飛向大海捕魚,傍晚回到島上棲居,從不誤時也從不迷路。有一種身長約35厘米的極燕鷗,在北極營巢卻要到南極越冬,每年往返飛行達4萬千米……

    當然,不光鳥類有長途遷徙的本領,北美的君王蝶也能夠創造這種奇跡。數以百萬計的君王蝶每年跋涉3200千米,從繁殖場所美國和加拿大遷飛到墨西哥中部去生活。

    生物的遷飛現象令科學家著迷。起初,學者對候鳥的導航本領提出了種種假說,可是都缺少充分的實驗依據,無法讓大家信服。後來,科學家用雷達觀察發現,在夜裏飛行的候鳥比在白天飛行的要多得多。那麽,夜裏比白天是不是更容易識別方向呢?因此,科學家推測鳥兒在白天飛行可能靠太陽認路,晚上可能靠星星認路。為了證明這種猜想,科學家對北極的白喉鶯進行了實驗。這種鳥每年秋天從巴爾幹半島向東南飛,越過地中海,到達非洲,再沿著尼羅河向南飛,到這條河的上遊去過冬。它主要在夜間飛行。科學家把白喉鶯裝在籠子裏,帶進了天象館裏,那裏有人造的星空。當天象館的圓頂上映現出北極秋季夜空的時候,站在籠子裏的白喉鶯便把頭轉向東南,就是在秋季飛行的那個方向。然後,人造星空根據白喉鶯飛行的方向逐漸改變位置,白喉鶯隨著星象的變化,使自己始終朝著它所要飛行的方向,仿佛正在作一番長途的秋季旅行。當科學家把“天空”向水平方向旋轉了180°時,鬥轉星移,白喉鳥還是向著相反的方向飛去。實驗證明,白喉鶯能根據它看到的天空裏的星星來識別方向,找準自己的航向,科學家稱“天文導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