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永不迷失的坐標——生物與天文導航(2/2)

作者:董淑亮字數:3562更新時間:2019-09-21 23:07:46

    英國自然博物學家洛克利在威爾士西部的斯科霍姆小島上,建立了英國候鳥標記站,每年有幾千隻海鳥被套上腿環。洛克利通過觀察發現,斯科霍姆島上的幾千隻做了標記的小海鷗,有的遭遇狂風暴雨的襲擊,雙翅無力,常常慘死在驚濤駭浪中,有的幸存者仍繼續南飛,越過比斯開灣、葡萄牙海岸,橫掠過赤道,最後終於到達南美洲的東海岸,每天平均飛行約520千米,幾乎沒有休息和覓食的時間呀!它們沒有親鳥的指點,獨自飛往他鄉,夜晚背朝北極星及其周圍的星座,向著模糊的南十字星座飛翔。洛克利認為,小海鷗體內有一種從父母那兒繼承的感知飛行路途天象的基因,經過千百年的進化,已經固定在它們的體內,依靠腦海裏父母遺傳下來的天象圖來導航飛行。原來,太陽和星星已經成了它們腦海中“永不迷失的坐標”。

    近年來,人們廣泛應用遙測技術來研究生物的遷徙和定向,以精確查明它們的飛行路線。人類通過對生物利用太陽或星星作為定向標來導航飛行的研究,從中得到啟示設計製造了一種由光敏元件、電子計算機和操縱機構組成的導航儀,它就像“眼睛”一樣能夠一直瞄準太陽和星星,為飛機或輪船等安全導航。

    “小檔案”

    海洋生物也有特殊的導航本領。魚類和海龜遷徙的準確性也不遜色。一種鰻魚從內河遊入波羅的海、橫過北海和大西洋,而後便準確地到達百慕大和巴哈馬群島附近產卵。生活在巴西沿海的綠色海龜,每年3月便成群結隊地遊向2200千米之外的產卵地——大西洋中長僅幾千米的阿森甸島,在島上產卵。生活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太平洋、大西洋沿海的大馬哈魚,善於逆水遊泳,記憶力驚人,突破險阻,一直遊到遠離海洋達2000千米的江河上遊的出生地。海洋中的生物為什麽也不會迷失方向呢?有的科學家認為,海洋生物也有利用天體來導航的本領,有的科學家則認為,它們嗅覺器官裏有“指南針”,能夠利用水中的氣味來認路,有的認為它們能識別海流,有的認為它們是利用地磁場、重力場等來確定航路……眾說紛紜,至今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