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一章 奇妙的“分身術”——動物與再生技術(2/2)

作者:董淑亮字數:3116更新時間:2019-09-21 23:07:55

    生活在陸地上的脊椎動物中,蜥蜴也是“分身大王”。當蜥蜴遇到敵害難以逃脫時,會自動脫掉尾巴。脫掉的尾巴會扭動吸引來侵者,蜥蜴則趁機溜之大吉。過一段時間後,蜥蜴還會長出新的尾巴來。

    生物學家在研究動物的“分身術”中發現,這些動物的細胞在受到傷害後,往往會釋放出一種刺激鄰近細胞發生分裂的物質,人們稱它為“再生刺激素”,使動物快速恢複健康。受此啟發,科學家進行了刺激肢體再生的試驗,己獲得成功。據資料介紹,美國一個小朋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切掉手指,就是利用刺激再生的辦法,使手指的細胞產生分裂,重新長出了手指。可以想象,如果這種技術能夠得以廣泛推廣運用,許多殘疾人無疑將會獲得新生。

    “小檔案”

    章魚喜歡鑽到瓶罐等容器中棲身。失事飛機沉人海底後,汽油箱也給機靈的章魚提供了棲身之處。鑒於章魚有鑽器皿的嗜好,人們常常用瓦罐、瓶子等捕捉章魚。日本漁民每天早晨把各種形狀的陶罐拴在長繩子上沉人海底,過一段時間,漁民再把它提上來,章魚也就束手就擒。有趣的是,章魚呆在罐子裏懶洋洋的不肯出來,這時,隻要往罐中撒一點鹽,它就會老老實實地爬出來。印度漁民的方法更簡單,用的不是陶罐,而是大海螺殼。他們往往將八九百隻大海螺殼織成捕捉網,慢慢地沉到大海裏,每天可捕到二三百條章魚。古巴漁民則用風螺殼來誘捕章魚。突尼斯漁民更絕,把排水管扔到海底,也能捕捉到章魚。人們利用章魚這一習性,不僅能從事漁業生產,還能打撈沉在海底的貴重器皿等物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