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 醫生喜愛的“吸血鬼”——螞蟥與排血療法(1/2)

作者:董淑亮字數:3088更新時間:2019-09-21 23:08:20

    小問號

    螞蟥也叫水蛭,一般體長約5厘米,灰黑綠色,身上的前後端都長有吸盤,背麵上長有6條縱行的條紋,中央有一條白色闊帶,腹部是暗灰色的。在水生動物中,它的遊泳速度或技能並不高,可是有了這身“保護色”,仍然能夠在水藻叢生的水域活得瀟灑自如。它也是一種吸血的環節動物,在夏天的水田裏,我們經常會看到它拖著灰綠色的身子,在水中依靠肌肉的一伸一縮來作波浪式前進,也知道它特別喜歡吸附在人的手上或腿上,吮吸鮮血。那麽,這種令人作嘔和恐懼不安的“吸血鬼”,為什麽在醫生的眼裏變得十分可愛呢?原因在哪裏?

    螞蟥確實是一種令人生厭的家夥,吸了血還不算,而且極容易鑽進人或家畜的鼻腔、氣管、尿道等部位,傳染疾病,對人或家畜造成危害,而且它每次吸血量很大,相當於自身體重的2.5~10倍,可供在數月內慢慢地消化。所以,螞蟥即使每年隻吸1次血也不會餓死呢。

    不過,螞蟥在醫生的心目中自有它的妙用,醫學上的“排血療法”至今仍然有生命力。據我國古代醫書上記載,為了治療膿瘤或血腫,古代醫生就學會了把螞蟥裝進竹筒裏,扣在洗淨的皮膚上讓它來吸膿血,比用針刺的放血治療效果好得多呢。藥王孫思邈曾用螞蟥治好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的眼睛被異物撞得充滿淤血、發青。孫思邈認為應先排除淤血,然後再用藥。但是傷患的地方在眼部,不適宜用針挑,孫思邈從水池邊捕捉幾條螞蟥放在淤血上,讓螞蟥把病人的淤血吸完後拿掉,再用清水洗淨患處、敷上藥膏,小夥子終於擺脫了痛苦。

    19世紀,歐洲曾普遍采用螞蟥放血法,法國在1827~1854年間,每年進口醫用螞蟥800萬~5700萬條。在美國紐約蒙特費爾勒醫院,醫生們也曾請螞蟥來幫忙,為斷指再植病人吮吸傷口上的淤血。原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這裏的醫生在給斷指再植病人進行手術時發現,稍有不慎,病人手指裏的小動脈、小靜脈連接後的血液不能通暢,常常造成紅腫、淤血、疼痛,甚至引起組織壞死。醫生們隻好常常用傳統的針刺辦法來解決問題。每一次都要小心翼翼地用針來刺破再植部位的皮膚,放走淤血,使血液暢通,而且必須重複多次,這樣,極大地影響了傷口的愈合。可是一條3厘米長的螞蟥,20分鍾內可以吸血10毫升左右。在一個斷指再植病人的手指上放一條螞蟥來吸淤血,傷口就不會因淤血而化膿,再生血管就會慢慢長好,形成新的血液循環。“吃飽喝足”的螞蟥從病人手指上就會自動跌落下來,病人毫無痛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