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二章 舉著大刀的“祈禱者”——螳螂與速度計

作者:董淑亮字數:2104更新時間:2019-09-21 23:09:07
小問號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是《說苑·正諫》裏講的故事。意思是螳螂正要捕捉蟬作為美餐,想不到黃雀在後麵正想吃它,比喻目光短淺,隻看見眼前有利可圖,不知禍害就在後麵。不容置疑,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中,這樣的事情會經常發生。不過,螳螂非常有“能耐”,是一位“舉著大刀的祈禱者”,讓無數小昆蟲望而生畏。那麽,它的“大刀”為什麽揮得又準又快,秘密在哪裏? 螳螂悄悄地隱蔽在植物叢中,當麵前有蒼蠅出現的時候,它轉動著頭,眼睛瞄準著,然後揮動刀鉤,迅速撲擊。速度之快,實在驚人,前後隻有0.05秒鍾,蒼蠅還沒有絲毫察覺到情況,就命喪黃泉了。那麽,螳螂為什麽能這麽準確、迅捷地擊倒靈敏萬分的蒼蠅呢?我們都知道,把行動敏捷的蒼蠅作為腹中美食那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論功勞,不僅是因為螳螂有一對大剪刀似的前爪,關鍵是它還有一對非常特別的藏著“速度計”的眼睛。 原來,螳螂的眼睛是由幾千個小眼組成的“複眼”。它能清楚地感覺到蒼蠅飛過的每個連續動作,所以做到彈無虛發,“刀”起“頭”落。螳螂的雙眼雖然不會轉動,但頭卻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轉動,能向各個方向凝視,真可謂眼觀六路。當它跟蹤獵物時,頭的轉動壓縮頸前的感覺叢毛,一邊的感覺叢毛受到壓力,叢毛便被壓彎,一邊壓力減少了,叢毛又伸直了。這些刺激、變化,立即由毛莖部的感覺細胞傳到大腦,從而指揮它發出一係列的動作,指揮舉在胸前的兩把鋸刀般的大前足迅速出擊,而且是一擊致命,小昆蟲根本來不及“躲閃”就成了它的獵物。可以說,螳螂的眼睛配上頭上的感覺絨毛所組成的發現和瞄準係統,比成噸重的現代電子跟蹤係統還要靈敏百倍! 受此啟發,人們給導彈裝上了模仿螳螂複眼的蟲眼速度計,它能迅速地測定導彈與目標間的相對速度,並指示導彈不斷調整方向與速度,一舉將目標擊毀。它還可裝在飛機上,用來測量飛機相對於地麵的速度。飛機有了這種“眼睛”,在著陸時就能隨時測知它相對於地麵的速度,既不會飛得太慢而耽誤時間,也不會飛得太快而飛過了頭。 “小檔案” 象鼻蟲是昆蟲王國中種類最多的一種,全世界已知的種類已達600多種之多,僅在我國台灣產的象鼻蟲至少有141種。看到這類昆蟲令人不由得想起大象的長鼻子,因為它們的口吻很長,所以這類昆蟲被人們稱為象鼻蟲。象鼻蟲是一種甲蟲,也能根據眼睛測量的“數據”,算出自身相對於地麵的飛行的速度。它的著陸動作總是十分完美,不會飛得太慢而失速,也不至於飛得太快而飛得過頭。科學家根據象鼻蟲的速度計,可以測量出火箭攻擊各種目標的相對速度。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