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八章 展開國家和民族飛翔的翅膀——鳥與國鳥(2/2)

作者:董淑亮字數:4042更新時間:2019-09-21 23:10:18

    2003年,我國林業部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啟動了國鳥評選活動,並成立了專家評選小組和確定了評選標準。經過幾年的專家評選和社會網選,目前國家林業局已將丹頂鶴作為國鳥的唯一候選者上報國務院。丹頂鶴被中國人稱為仙鶴,豐姿秀逸,性情幽嫻,矜持華貴,高雅灑脫。中國人對丹頂鶴崇拜已久,古人用“梅妻鶴子”比喻天性野逸、酷愛自然之人,用“焚琴煮鶴”比喻對美好事物的踐踏毀壞。可見,中國人與丹頂鶴之間自古就有不解之緣。不過,也有不同聲音,所以丹頂鶴是否能成為中國的國鳥仍無法下定論。

    鳥,是一種適應在空中飛行的高等脊椎動物,是由爬行動物的一支進化來的,而國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名片啊!

    “小檔案”

    世界上最大的鳥卵化石是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的象鳥,現在已經絕跡。它的卵化石的長徑為35.6厘米,相當於148個雞蛋的大小。最大的鳥類化石是隆鳥的化石,估計它的身高達5米左右,原來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在公元7世紀時滅絕。鳥兒為什麽能飛行呢?一是得益於它的身體外麵輕而溫暖的羽毛,具有流線形身體結構,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二是鳥兒的骨骼堅薄而輕,骨頭是空心的,裏麵充有空氣,減輕了重量,加強了支持飛翔的能力;三是鳥的胸部肌肉非常發達,還有一套獨特的呼吸係統,與飛翔生活相適應,即鳥類的肺實心而呈海綿狀,還連有9個薄壁的氣囊,在飛翔時,鳥由鼻孔吸收空氣後,一部分用來在肺裏直接進行碳氧交換,另一部分是存入氣,然後再經肺而排出,使鳥類在飛行時,一次吸氣,肺部可以完成兩次氣體交換,這種特有的“雙重呼吸”保證了鳥在飛行時能夠有充足的氧氣,有了動力源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