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為誰打工為誰忙(1/5)

作者:曹欽白字數:12066更新時間:2019-09-21 23:18:40

    勞動,是每個人到了一定年齡都必須從事的生產和服務活動。為什麽要勞動?首先是謀生的需要;其次是發展的需要,也就是為了勞動的效率更高,生活的質量更高;再次還是精神生活、傳承文明的需要,有些勞動,本身就是快樂的泉源,例如創作、繪畫、音樂、體育、教育、研究等,這時候,勞動一方麵是為了謀生,一方麵也是為了快樂,甚至後者的意義大於前者。

    但是,自從人類進入到文明社會以後,勞動歸勞動,但勞動的成果卻不可能全部歸於自己,除非他處於深山老林之中,與人群隔絕,與文明隔絕。每個人都必須將自己勞動成果的一部分拿出來交給國家,在社會發展的早期,這種勞動成果的轉移,可以是無償勞役,也可以是實物的一部分,但到了現代社會,主要是以貨幣的形式向國家繳納。

    如此,關於勞動,有人就會問,我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若從性質上看,答案很清楚,既為自己也為國家。為什麽要為國家呢?因為你生活在人群中,有許多公共設施,必須由國家來提供;有許多公共關係,必須由國家來代為處理。因此,你必須為國家提供的這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務埋單。由此,也可以說,從根本上看,你還是為自己而勞動。隻不過由於效率的需要,你服從社會分工,專門從事自己擅長的工作,而對社會服務和公共物品則統一向國家購買。但是,若從程度上看,個人勞動成果的多少可以留下,多少需要交給國家呢?這個問題就不好回答了。因人而異,因地區而異,因國家而異,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也因一國民眾的需求而異。

    就一國來說,可以從稅收占GDP的比重,知道國民負擔稅收的比重,例如我國2006年稅收占GDP的比重為18%,就可以知道宏觀稅負為18%,但GDP又和國民收入不同,要更清楚,還必須知道這一年的國民收入總額是多少,然後再進行換算和計算。

    再一個方法,就是對每年政府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作的財政預算報告進行分析,按照當年稅收總收入除以全國當年總人口,就可以得到人均納稅數;進一步,按照當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分類數,又可以得到個人分別為某項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埋單的數字。

    美國早些年就有經濟學者按照這種方法,計算出一年人均納稅額,再除以人均日收入,得出當年為政府(更準確地說是為公共服務、公共物品埋單)打工的時間,將最末一天稱為免稅日,因為這以後的時間就是純為自己打工了。這樣計算,不可能精確,因為征稅的主要原則一是普遍征收,二是量能征收,具體來說流轉稅是普遍征收,而所得稅和財產稅等則是量能量財征收,這樣,不同的人納的稅也就不同,要想相對準確,有賴於更多更精確的統計數字。

    美籍華人曆史學家黃仁宇認為,現代化就是數目字管理。所謂數目字管理,實際就是信息化、公開化,從而使個人和社會對自己和公共事務的了解更透徹,在此基礎上使個人的選擇和社會的決策更加科學化。

    受此影響,我也想就公開媒介上所能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計算,試圖得出2006年中國人為稅打工的程度,或者說是相對具體的數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