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西部人:價值觀念的衝突與重構(1/3)

作者:趙本義, 李建森字數:8262更新時間:2019-09-21 23:19:31

    趙潤琦

    價值觀念是社會文化的核心,是人們進行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趨向,對於人們的活動具有目標導向和效果評價的雙重作用。西部大開發,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創造性實踐。這一創造性實踐的深入展開,需要相應的觀念導引和觀念支持。對西部人來說,需要進行價值觀念的更新和重構,而這種更新和重構,是在新舊價值觀念的衝突中,經過人們反複比較、選擇、認同,再到最終確立的過程。問題是,要通過對西部人價值觀念的現實衝突的研究,確立新的價值觀念,加速價值觀念重構的過程,給西部大開發這一創造性實踐提供正確的觀念支持和價值導向。

    一、價值觀念對人的作用

    價值觀念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認識和價值態度。價值觀念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理性的價值觀念是在特定的價值觀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是一種自覺的、理智的觀念係統。特定的價值觀是理性的價值觀念的核心,“價值觀指導價值觀念,價值觀念體現了價值觀”。理性的價值觀念是特定的價值觀與人們的社會行為相聯係,並發生作用的中介環節。非理性的價值觀念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發形成的。它缺乏特定的價值觀的指導,是在特定的風俗習慣、道德傾向和情感意誌等因素的基礎上形成的觀念模式和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作為在價值認識基礎上積澱的深層心理結構和信念,作為人們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確立價值取向和追求的範型和定勢,對個人成為什麽樣的人,社會成為什麽樣的社會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這種決定性作用集中地表現為,它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具有目標導向和效果評價的雙重作用。價值觀念的形成及其嬗變是與社會的發展演進相伴而生的。一方麵,社會生活的發展演進,是由具有某種價值觀念的人們的活動而引發的。社會主體觀念的更新,是引起社會生活發生變革的精神力量,新的價值觀念的形成及其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體現了社會發展的主體目的性,社會發展則是將這一主體目的性變成了客觀現實。另一方麵,社會生活的變革往往倡導並普及了某種新價值觀念,使這一新價值觀念成為社會公眾普遍認同的觀念模式和思維方式。然而,新的價值觀念的形成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是舊的價值觀念的失落與震蕩,新價值觀念重構的過程。這一過程往往表現為占主導地位的舊價值觀念發生某種危機、失落與震蕩,新舊價值觀念同時並存、相持、衝突以及新價值觀念的建構與確立三個階段。這表明新價值觀念的重構是在新舊價值觀念的衝突中重構,在重構中衝突,經過人們反複比較選擇、認同,再到最終確立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又是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革相伴隨的。

    二、西部人的價值觀念衝突

    “西部人”,不僅僅是一個地域概念,而且是一個文化概念。而在這一文化概念的深處,則是西部地域文化所獨有的價值觀念。改革開放20多年來,西部人的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相對東部人而言,西部人的價值觀念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就西部地區而言,也存在著差異性和不平衡性。在經濟、科技和文化比較發達的大中城市,人們的價值觀念相對先進一些,而在落後貧窮、偏僻的地區,人們的價值觀念就落後得多了。按照價值觀念演進的三個階段來看西部人的價值觀念的現狀,筆者以為,西部人的價值觀念正處在新舊價值觀念同時並存、相持衝突的階段。西部人價值觀念的相持、衝突主要表現在產業觀念、體製觀念和投資環境觀念三個方麵:

    第一,就產業觀念而言,西部人的價值觀念表現為農牧文化和工商文化的價值觀念衝突。西部產業就其基本類型而言,是農牧產業占主導地位,工商產業雖已興起,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以國有企業為主體。農牧產業在本質上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類型具有季節性強、節奏緩慢的特點,因缺乏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形成了世代沿襲,缺少競爭和創新的超穩定性的文化品質,在價值觀念上表現為重農輕商、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好出門不如賴在家”的戀土情結,封閉保守、不思進取、不善創新的價值態度,小富即安、滿足現狀的中庸思想。這些價值觀念是影響西部大開發的主要思想障礙。而在工商產業比較發達的大中城市,與工商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價值觀念已經形成,如效率意識、節奏意識、競爭意識等新的價值觀念正在激烈地衝擊著傳統的農牧文化的價值觀念。農牧文化與工商文化的價值觀念的並存與衝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