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章 謁張居正墓(1/5)

作者:熊召政字數:14780更新時間:2019-09-21 23:23:00

    一

    冬日的江漢平原,若是雨天,那種遼闊的灰濛濛的色調,樹林、牲畜、田野與村莊皆如煙凝,若真若幻,這是一種讓人憂鬱的景象,然而蕭瑟並不冷清,枯寂並不衰敗。不知為何,我一直喜歡在這樣的冷色調中旅行。

    現在,我們乘坐的麵包車正穿行在江漢平原的冷雨之中。車上除了我,還有三位著名的學者,他們是王春瑜、王先霈與何鎮邦。此行的成因是王先霈的一位學生在秭歸縣當領導,他邀請我們前去參觀已經蓄水的新三峽。在我的動議下,臨時又增加了一項內容,就是順道去荊州城中拜謁張居正墓。

    二

    張居正的墓在沙市市郊一處名叫張家台子的地方,荊州與沙市兩城合並後,該墓便在荊州城內。

    我自1993年對張居正產生了興趣並從此開始了對他長達數年的研究。在這次拜謁他的墓園之前,我已獨自前來憑吊過兩次。第一次是1998年清明節。那時,我對張居正的研究和史料搜求的工作已大致完成,正準備選擇一個吉日動筆寫作四卷本的長篇曆史小說《張居正》。清明節的早上,我獨自駕車從武漢出發,沿宜黃高速前行約兩百公裏,至沙市站下。友人劉心宇君在出站口等著我,帶我去墓地。約半個小時,我們的車停在一片泥濘之中,心宇領我走進一畦散發著糞臭的菜地,指著菜地中的一個土堆說,這就是張居正的墳墓。

    盡管動身之前,我對該墓的毀壞已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及至親臨其境,仍不免深深地驚訝。

    這座在平地上淋起的土堆,陷在難以插腳的泥淖之中。墓的後頭地勢稍高,即當地人所說的“台子”(我不知道張家台子的地名,是不是因張居正的墳墓在此而得),上麵蓋滿了兩層的農舍。墓之兩側,左為民居,右為村人籌資修建的一座名為菩提寺的小廟,據說所用寺基,亦是侵占墓園的用地。

    我走到墓碑跟前,兩條褲腿濺滿泥漿,而台子上的村民,莫不都用異樣的眼光看我。由此可以揣測,前來墓園拜謁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土堆前的墓碑是極其普通的米青石,顯然是今人所立。沒有任何雕飾,僅“張文忠公之墓”六個隸書大字,用油漆凃紅。也許又經曆了一段歲月,碑上漆色剝落,字跡開始模糊。圓土堆的一圈墓牆,用約兩尺高的青磚砌起,年久失修,有幾處已經傾圮。土堆上的蒿草欲青還黃,在豔麗的陽光下,,格外引發人的滄桑之感。

    心宇君告訴我,這座墳墓即是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欽天監為張居正選擇的墓葬的原址,但墳墓卻不是原來的。蓋因1966年文化革命開始,紅衛兵小將們信奉毛澤東主席的教導,認為帝王將相無一好人。作為當過萬曆首輔的張居下正,焉能放過?小將們遂成群結隊前來掘墓。墓很堅固,用鍬鏟之類的工具無法挖開,便有人開來推土機,終將墓室摧毀。掩封了近380年的棺材顯露出來。紅衛兵們一湧而上,掀開棺蓋,除張居正的保存完好的一副屍骨之外,袍服盡爛,棺內隻有一條玉帶和一方硯台,別無任何陪葬品。這結果讓紅衛兵們深感失望,也就一哄而散。入夜,一張姓老農(據說是張居正後裔)悄悄來到墓地,將被紅衛兵丟棄的張居正的散亂白骨收拾起來,裝在一個臨時找來的陶缸裏,在原地挖了一個坑予以埋葬。又二十年過去,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我們的曾一度得了妄想症的民族部份恢複了記憶,列宗列祖的文治武功不再一概抹殺。時任沙市博物館館長的侯先生與陳先生,終於鼓起勇氣要重修張居正的墓園。首先,他們找到那位老農,將張居正葬於陶缸的屍骨挖了出來。那隻陶缸過於簡陋,他們便讓當時尚在博物館工作的劉心宇找來一隻精致的青花罈子,將張居正的屍骨再次收殮。然後,在當年被推土機推平的墓基處重新挖坑,將青瓷罈埋於其中,又把散於原地周圍的斷磚撿起做了墓堆的護牆,並作了一塊墓碑樹起,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這一座墳塋了。侯、陳二人本來雄心勃勃,要建一座張居正陵園,並在今已蓋了菩提寺的地方修建一座張居正紀念館。他們把報告呈給有關領導,可惜沒有下文。兩位老先生現已退休,他們再也沒有能力張羅此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