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章 醉裏挑燈看劍(2/5)

作者:熊召政字數:28068更新時間:2019-09-21 23:23:03

    從那一刻起,當時的中國的遼闊版圖上,出現了四個國號:一個是建都於汴京的宋,一個是建都於內蒙古赤峰市近郊的遼,一個是建於西北地區的西夏,還有就是這個建都於會寧府的大金。

    三

    相比於汴京與遼上京,這個位於會寧府的金大都實在是個地老天荒之地。既無層台累榭,參差樓角,亦無錦帷繡幄,美人香草。因此,完顏阿骨打雖然建立了大金國,但在遼、宋看來,隻不過是窮鄉僻壤的幾個蟊賊而已。一直在人們的頂禮膜拜中生活的耶律延禧與趙佶,這次可以說是犯了致命的錯誤。正是這個被他們瞧不起的草莽英雄,卻充當了這兩個政權的掘墓人。

    完顏阿骨打稱他的政權為大金國,乃是因為他的部落生活在金水河畔。大金國成立的當年,被稱之為金太祖的完顏阿骨打就帶領女真鐵騎親自伐遼。他隻有兩萬人的部隊,麵對數倍於自己的契丹人,他屢戰屢勝。1123年,他病死於伐遼途中,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他的弟弟吳乞買繼承皇位,是謂金太宗。他繼續伐遼事業,十年之後,即1125年,女真軍相繼占領了遼國的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中京(今內蒙古寧城縣大明城)、東京(今遼寧省遼陽市)、南京(今北京市)、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這五座城市,遼政權基本渙散。剩一個天祚帝帶著殘兵敗將逃往今內蒙古巴淖爾盟五原以東的沙漠地帶,即便如此,女真軍仍不放過。金大將完顏婁室率數萬大軍將沙漠中苦苦跋涉的天祚帝合圍,並最終在山西應縣境內的山穀中將其擒獲。

    這一天是1125年2月20日。

    對契丹人來說,這是一個永遠都不能忘記的日子。自李唐以降,契丹這兩個字,幾乎成了驍勇、橫霸的代名詞。在“天蒼蒼、野茫茫”的大草原上長大的契丹人,血管裏流動的似乎都是火焰。他們在唐末之際,在長城內外窮形極相地炫耀著自己的武力,迫使北晉的小皇帝石敬塘割讓燕雲十六州己求自保。趙匡胤開國之後,這燕雲十六州一直沒有收入大宋的版圖。趙家皇帝建都於汴京,乃是不得已而為之。長城在契丹人的手上,華北在契丹人手上,近在咫尺的山西,成了宋與遼作戰的主戰場。雖然,一部《楊家將》,讓我們對楊令公,佘太君這些抗遼英雄心生崇敬,但在漫長的一百多年的遼宋對峙中,宋朝實際上輸多勝少。大宋的子民們,稱遼兵為“虎狼之師”,可見懼怕之深。可是,這樣一個以征戰為能事的民族,竟然慘敗在女真人的手上,這是為什麽呢?

    這是為什麽呢?

    讀過這一段曆史的後人,相信都會發出這樣的叩問。可能有人會說,這是野蠻戰勝文明。這是文化優越論者的觀點。客觀地說,這觀點有一定的道理,強盛的國力與先進的文化並沒有必然的聯係。中國的漢文化講究“仁”,講求溫文爾雅。這樣一種文化觀很難培養心雄萬夫的勇士。一個民族的冒險精神,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擴張能力。以漢文化為主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其特質是重文輕武,重享樂而輕冒險,重秩序而輕革新,重當下而輕未來。在和平年代,這種文化的缺陷還不容易發現。但是,設若遇到突發事件特別是遭遇戰爭時,這種文化立刻就會表現出它的脆弱性。毛澤東在他的不朽詩篇《沁園春?雪》中評述“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為什麽這些開國之君都非文采之士,風騷之徒?因為創造曆史的大人物,首先必備的素質決不是吟風弄月的頭巾氣,而應該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

    契丹人憑借這樣的英雄氣,統治了北方中國一百多年。當遼國的統治者蛻變為“重享樂而輕冒險”的優雅一族時,他們的優勢立刻就喪失殆盡。玩文化他們玩不過漢人,玩驃悍又玩不過女真人,他們除了滅亡,還會有什麽出路呢?

    問題是,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命運,同樣在等待著漢徽宗趙佶。

    四

    且看這首詞:

    宮梅粉淡,岸柳金勻,皇州乍慶春回。鳳闕端門,棚山彩建蓬萊。沈沈洞天向晚,寶輿還、花滿鈞台。輕煙裏,算誰將金蓮,陸地齊開。

    觸處聲歌鼎沸,香韉趁,雕輪隱隱輕雷。萬家簾幕,千步錦繡相挨。銀蟾皓月如晝,共乘歡、爭忍歸來。疏鍾斷,聽行歌、猶在禁街。

    趙佶的這首《聲聲慢》,字裏行間滲透了奢華、滲透了脂粉、滲透了優雅,當然也滲透了令人痛心的腐朽。

    中國曆史中兩個詩人皇帝,一個是南唐後主李煜,一個就是這個北宋的趙佶。兩人都有極高的才情,但也都腐朽透頂,昏庸透頂。他們寫出的詞章都十分華麗,文采豐瞻,道盡帝王的奢侈。但卻找不到哪怕是隻言片語來關心民生疾苦,社稷安危。就說這個趙佶,他是神宗的第十一個兒子,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僅25歲的哲宗駕崩,趙佶憑借神宗夫人向太後的偏袒和支持,順利地登上皇位。是年,他18歲。

    在神宗的十四個兒子中,趙佶完全談不上優秀。比他有資格,有能力繼承帝位的,大有人在。但是,惟獨這個趙佶深得向太後的喜歡,因為他每天都按時到太後居住請安,極盡謙恭。女人本來就喜歡感情用事,何況還是一個年老的婦人。如果這個老婦人的影響所及僅限於家族,倒也罷了,問題是這個老婦人手中握有為國家挑選皇帝的權力,她的決定直接影響到國運的興衰,社稷的安危,人民的福祉,這就太可怕了。當時的宰相章惇,雖然名聲也不太好,但是個有見地的人,他是反對趙佶繼位的,認為他“行為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並提出了兩個合適的人選。但向太後拒不采納章惇的意見,執意讓趙佶繼承皇位。九百多年後的今天,來看向太後的這一決定,實在是大錯特錯。但又有什麽辦法呢?滿朝文武中,有大智慧的人不少,有真見地的人也很多,但在中國的封建朝代,權力並不是根據智商的高低來分配的。一個昏聵的老婦人,這樣輕率的對國家的前途與命運作出了決定。

    徽宗趙佶的登位,是趙宋政權的一個分水嶺,北宋王朝的輝煌,實際上在神宗執政的後期就已終止,激烈的黨派之爭,已使國勢頹唐。徽宗繼位,若有誌於社稷,國事尚有可為之處。因為朝廷中還有一大批有誌有識之士,隻要用好他們,消彌黨爭,則國力仍可迅速提升。可悲的是,趙佶壓根兒就不想當一個“中興之主”。他一如既往地耽於享樂,沉浸在聲色犬馬中。他的身邊聚集了眾多的書家、畫家、詞家、道士、蹴鞠高手與青樓妓女。這些人整天陪侍左右,爭相獻技以邀寵。所以,趙佶的書法、繪畫、詩詞都技藝精湛。趙佶的另一個大愛好是嫖娼。盡管後宮佳麗如雲,粉黛成山,這位風流皇帝仍喜歡“吃野食兒”。為了嫖娼方便,他竟然指示太監專門成立一個“行幸局”,安排他的嫖娼事宜。當時,汴京城中有名的妓女,他都曾輕車簡從,青衣小帽前往幽會。這些妓女中,名氣最大的,莫過於李師師。他與李師師的雲雨之歡,早已成為朝野間茶餘飯後的談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