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情商和意商(2/3)

作者:王曉慧,秦速勵字數:6264更新時間:2019-09-21 23:50:40

    (3)情緒有效性:情緒的有效性是指情緒對人的行動的激勵與推動作用。高效的情感體驗可以激勵人的行動,鼓舞鬥誌,增強信心,排除困難,爭取勝利。而低效的情感往往隻停留在陶醉和表白感情上,表麵看似乎是多情善感,實際上則不能把感情轉化為行動的力量。所以,有些孩子表情強烈和喜形於色,不一定就有推動行為的效果。

    (4)情緒駕馭性:理智對情緒是具有調控力的。情緒的駕馭力主要體現了孩子對情緒的自我控製能力。一個情緒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孩子經常成為情緒的俘虜,被情緒所左右,無法自拔,屬“庸人自擾”型。這種孩子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就暴跳如雷或抑鬱寡歡,而且這些消極情緒持續時間也比較長,需要靠別人疏導、勸解才能擺脫情緒的困擾。而情緒駕馭力比較強的孩子,不僅能控製某種情緒的產生,而且還能對消極情緒進行自我疏導,以保持平衡的心態麵對生活。

    (5)情緒的社會化程度:社會情感具有複合性,常常是多種情緒的複合體。社會情感是比較晚形成的一類高級情感,像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都是在與人的相互交往中、在逐漸學習和掌握社會規範中逐漸形成的。移情(又稱情感共鳴)常被認為是孩子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的情緒標誌。移情是指孩子能體察到別人的情緒,並將別人的這種情緒移入自己的內心體驗中。也就是說,孩子與別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如同學考試沒考好,傷心地哭了,孩子看到後也很悲傷,趕緊去安慰同學。這種表現就是感情移入。移情發展比較快的孩子一般人際關係比較好,經常會產生助人與利他行為。這也體現了情感對兒童品德形成的促進作用。

    4.情商對智商的影響

    許多高智商的孩子,卻往往在決定自己命運的緊張考試過程中失利,尤其在曆年的中考和高考中,許多高智商的學生被排除在重點中學和重點大學的門外,而製造這個“悲劇”的元凶就是焦慮情緒。焦慮情緒對學習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低焦慮的學生其學習成績高於高焦慮的學生。由此可見,情緒影響人的認知活動,影響著學生智能水平的發揮。情緒對智力的影響不是單一的,不同的情緒對孩子智力活動的影響也不同。積極的情緒,如自信、熱情、快樂等,對智能活動具有積極推動的作用。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巴甫洛夫在《給青年的一封信》中告訴大家:“科學研究工作需要有熱情,要記住科學需要你的整個生命,縱使你再有兩個生命貢獻出來,還會不夠。科學要求人的努力與至高的熱情。要熱情於你的工作,熱情於你的鑽研。”對科學的熱愛與獻身精神,是堅持艱巨的學習和工作的條件,否則,將不可能在崎嶇的險道上攀登科學高峰。消極的情緒如自卑、恐懼、焦慮、悲傷等,對智能活動往往起到阻礙的作用。所以,良好的情緒可以使孩子開闊思路,思維敏捷流暢;而抑鬱、焦慮的情緒則使學生思路阻塞、無創造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