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節 對待有逆反心理的孩子(1/2)

作者:王曉慧,秦速勵字數:5342更新時間:2019-09-21 23:51:05

    這個問題是許多家長共同麵臨的問題。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獨立的願望日益強烈,為了顯示自己的意誌,他們經常違抗“家長之命”,對家長的要求敷衍、置之不理或公開反抗,如果孩子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則說明孩子存在著嚴重的逆反心理。

    1.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采取高壓政策。家庭教育中的高壓政策不僅僅是人們印象中的那種“棍棒式”的教育,它還有其他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過分幹涉:有研究表明,30%的家庭都存在著過分幹涉孩子言談舉止的現象。一些家長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一廂情願地要求孩子,總想讓孩子的言行符合自己的意願,對孩子橫加幹涉。孩子在玩的時候,指責孩子把衣服又弄髒了,孩子準備聽音樂,指責孩子不做作業,這些不合時宜的指責、幹涉、壓製,使孩子情緒備受打擊,產生逆反心理。

    (2)過分武斷: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他們往往認為自己要對孩子負責,所以他們不征求孩子的意見,替孩子做了許多的決定,並且以自己的價值觀作為標準,當看到孩子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的時候,就認為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如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不能聽搖滾音樂,不能上網,不問情由,主觀臆測地做出判斷,埋怨指責孩子。不給孩子說話和解釋的機會和權利,強迫孩子執行自己的命令,完成家長的要求,接受自己的判斷,而不管孩子的意願如何。

    (3)要求苛刻:有的家長盼孩子成才心切,對孩子要求極為嚴格,甚至非常苛刻。孩子有一點達不到要求就嚴加威逼、訓斥,甚至棍棒相加,弄得孩子敢怒不敢言。

    (4)亂設禁區:有些家長總是對孩子不放心,認為孩子自己管不了自己,擔心孩子學壞,擔心沒有把注意力都放在學習上,或怕孩子受別人傷害、欺負,吃別人的虧。因此,紿孩子設立了許多禁區。不準孩子與一些同學來往,認為這些孩子是野孩子和素質低的孩子,放學後把孩子關在家中,不許孩子自己單獨做一些事情,認為孩子沒有這樣的能力單獨去幹事,如不讓孩子自己去買書和文具。結果使孩子正常的探索活動、正常的人際交往活動受阻。

    2.“高壓政策”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

    家長的這些高壓政策將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1)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受挫:每個孩子希望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都十分關注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這是孩子自我價值感的來源。當家長對孩子橫加指責、幹涉時,會使孩子覺得家長貶低了自己,覺得自己在家長心目中一點地位都沒有,而且自己也是一個沒有用的人,因而傷害了他的自我價值感。

    (2)孩子的自尊感受損: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尊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當孩子與同伴在一起自我感覺良好時,卻受到家長的幹涉和指責,這會使孩子覺得在同伴麵前丟了“麵子”,家長不尊重自己。

    (3)孩子在家長的高壓下產生了超限反應:人的心理承受力都有一定的限度,所受的刺激和壓力過度就會引起自我保護性反應,這是人的本能。當孩子本來就為學習上的失敗而苦惱的時候,家長還給他提出過高的目標,不停地嘮叨,甚至威逼。這會使孩子覺得承受的壓力太大,自然會做出抗拒的反應。時間一長,有時甚至家長一開口,孩子就反感,不想跟家長說話。

    (4)孩子產生逆向探究的欲望:每個人都有好奇心,而且越是神秘的、越是被禁止的,就越是能激起人的好奇心,激起人的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更強烈,當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行為禁止的時候,尤其是家長不能給出充足理由的禁止其行為的時候,所激起的孩子的好奇心更大。如在青春期男生和女生交往本來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家長一禁止,反而激起了孩子原來就有的好奇心,並激起孩子的反抗性探究欲,從而“欲禁而不止”。孩子於是偷偷地與異性同學交往了起來,有時甚至是很深的交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