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古道熱腸和情操堅守——序張培林著《耕讀集》(2/2)

作者:劉戰英字數:3082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22

    倘若說培林君通過“天地人生”講座以及其它學習形式是“學以”的話,那麽他身任“世華院”常務副院長兼養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就是名副其實的“致用”了。勿庸諱言,培林君退休前是“師職”幹部,“解甲”後無論在薪水上,還是在居住條件上也算得上“優越”了,完全可以來個“大隱”,獨身自愛,養尊處優,頤養天年。然而,他雖然知道“世華院”恰似“秀才有權紙半張”,既沒有“權柄”,又沒有“趙公元帥當家”,根本談不上有什麽優厚的待遇,而且養生文化研究中心是地地道道的白手起家,隻能是奉獻,是付出,是服務;可他更深諳,通過養生文化研究中心這個渠道,可以為弘揚祖國優秀的養生文化盡綿薄之力,給世人送健康,送福祉。於是,他不計得失,不計報酬,不顧年事已高,甚至背負被“誤解”的擔當,義無反顧,兢兢業業,不辭辛勞,將“世華院”養生文化研究中心辦得有聲有色。話說到這裏,我想無須贅言,隻要讀者諸君讀罷《一式三招二觀念·編前語》、《神奇的312·序》、《柔術保健·編後話》和“隨訪篇”、“敘記篇”中的大量文章,就會真實地看到其為編輯推廣《中華養生手冊》、采擷“世華院”《通訊》中介紹傳統文化的文章,以及參加養生文化的交流活動等那勤奮筆耕和忙碌的身影。如今,在商品社會和人心浮華的背景下,培林君的所作所為,是何等的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摯愛和難能可貴的高尚情操呀!

    那麽,何為高尚?回答是沒有個人私欲的品行。培林君熱心養生文化事業,不正是為“高尚”二字作了觸手可及的注腳嗎?《耕讀集》,不但內容豐富,文字洗煉,而且彌漫著濃鬱而深邃的思辯色彩和不乏獨道的見地,讀後受益匪淺。

    由是,餘故不揣冒昧,急就章般寫下以上感謂。

    是為序。

    2007年9月18日於京華“鬆鶴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