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章 整頓吏治痛懲貪官(2)(2/4)

作者:周遠廉字數:8894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49

    在乾隆帝嚴厲訓飭下,山西巡撫喀爾吉善上疏劾奏婪贓不法之知州、知府章廷、童紱、車敏來、盧壑、龔振等五人。乾隆帝批示:這五人皆革職,其婪贓不法等情,著喀爾吉善嚴審具奏。“山西吏治,甚屬廢弛”,著九卿保舉賢員前往,擔任知府、直隸州知州。《清高宗實錄》卷144,頁6.乾隆帝又將不行訪察題參薩哈諒之原山西巡撫石麟,給予革任的處分。

    二、盧焯納銀數萬兩論絞減戍。

    乾隆六年三月十四日,即山西巡撫喀爾吉善劾參學政喀爾欽之折到京後的第七天,左都禦史劉吳龍上疏彈劾浙江巡撫盧焯貪贓枉法。劉吳龍奏:聞得浙江巡撫盧焯“營私受賄”。盧焯準理嘉興府桐鄉縣汪姓分家一案,汪姓送知府楊景震銀三萬兩,又托楊轉送盧焯銀五萬兩,“物議沸騰”。總督德沛檄委嘉湖道呂守曾查訪知府劣跡。盧焯一聞消息,恐事發牽連本人,星夜出本,題參知府楊景震,又參劾湖州府烏程縣革職道員費謙流輕信誣奸一案,幕客得銀五百兩後聽送銀者囑托,“顛倒是非”。又運判員缺,嘉興縣知縣閻沛年親送盧焯銀兩千兩,盧即題升其充任。“凡委署州縣,俱有饋送,以缺之大小,為數之多寡”。以上各款,既已風聞,不敢隱瞞,請旨密查。乾隆帝讀後既恨盧焯之貪,又十分高興,降旨嘉獎劉吳龍說:“此奏,卿其秉公察奏。朕以至誠待臣下,不意大臣中竟尚有如此者,亦朕之誠不能感格眾人耳,曷勝愧憤。近日薩哈諒、喀爾欽之事,想卿亦知之矣,此事若虛則可,若實亦惟執法而已矣。朕知卿必不附會此奏,以枉入人罪,亦必不姑息養奸而違道幹譽也。卿其勉之。若有實據,一麵奏聞,一麵具本嚴參。”《清高宗實錄》卷138,頁23、24.

    此案與前述薩哈諒、喀爾欽之案相比,有不少奇特之處。從贓銀數量說,薩哈諒為一千六百餘兩,而按劉吳龍所劾,盧焯僅收汪姓之銀就達五萬兩,還不包括其他賄銀,較之薩哈諒,多數十倍,可是薩哈諒一案,從題參到結案,隻用了四個月的時間,而盧焯一案,卻曆時一年零一月有餘,中間還時起風波,原因何在?看來可能有兩個因素在起作用。一係薩哈諒一案,是乾隆帝先行訪聞巡撫才隨後題參的,皇上親自下達諭旨,揭發此案,定其性質,巡撫、刑部尚書等官怎敢怠慢遲延,怎不依旨而行遵諭審處,結案的時間當然很快。而盧焯一案,卻係言官風聞彈劾,是否屬實,如何定罪,當然要周密調查,細心審理,而且還很難沒有大員為其說情,更增加了定案的難度,非幾易其稿,恐不能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