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章 整頓吏治痛懲貪官(4)(1/4)

作者:周遠廉字數:9432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51

    第二天,六月初二日,乾隆帝又下一諭:閱恒文供詞,內稱購金係欲備方物進貢,與郭一裕商議,據郭說:“滇省惟金較貴重,我擬製金手四個進貢。”因此,令標員明柱向巡撫衙門領取金樣式,購金製造,以備進貢,等語。前曾屢次降旨,禁止群臣貢獻,即使督撫上貢方物,亦不過茗柑食品等物,或遇國家大慶,間有進獻書畫玩器,以示慶祝,從未有以金器進貢者。乃恒文藉詞進貢金銀,勒派屬員,短價購買,冀圖餘利,“以致喧傳闔省,殊玷官箴”。但郭一裕既以進貢金器慫恿總督,隨以購金參奏恒文,“是複何心?”著劉統勳、定長將此情節,逐一秉公研訊。至於恒文的家人,或偶爾需索,尚可諉為耳目不周,乃金銀贓物,計值累千,“是其網利營私,稔惡盈貫,何得僅以失察為解?”著一並嚴審具奏。②《清高宗實錄》卷540,頁4、5,8、9.

    過了一天,六月初三日,乾隆帝又下諭講郭一裕劾奏恒文之事。他說:恒文身為大臣,借口進獻,勒派屬員,短價取利,罪固難逃。但果如恒文所供,則郭一裕先以金樣式給恒文看,繼乃以購金參劾總督,又明知金不可進獻,必遭嚴譴,乃告恒文以今年不進,“竟似恒文全墜其術中者,此乃市井所不為,豈大吏同事一方,而竟出此!”或係郭一裕先曾製備貢,後因恒文紛紛購金,闔省喧傳,恐彼此俱致敗露,遂不複進獻,“而轉以參劾恒文,為先發計,亦未可知”。郭一裕有否購金製,買自何人,未進之金何在?著劉統勳等人“務將此中實在情節,悉心詳審,即行具奏”。②。

    七月初一日,乾隆帝再次下諭,斥責郭一裕奸險取巧,將其解任,來京候旨。他說:“讀了劉統勳等官審訊郭一裕與恒文商量貢金的奏折。恒文身為總督,乃借貢獻為名,縱其欲壑”,現據查出贓私累累,應俟各案審明,按律治罪。至於郭一裕,先以貢金慫恿恒文,並呈示式樣,後見闔省喧傳,乃先發製人,“冀立身於不敗,跡其所供,行險取巧情狀,一一畢露”。“伊本屬小器”,前於山東巡撫任內來京陛見時,曾麵奏家計本足自給,且久曆外任,願進銀一萬兩為工程之用。“朕聽之駭然,深斥責其非”,今觀其先購金置預備進貢,“其病根深錮,是以隨處發露耳”。且其購金亦委派司道辦理,“即雲照數發價”,而以司道大員,供督撫私役,成何政體!郭一裕深負封疆之寄,著解任來京候旨。布政使納世通、按察使沈嘉征,遇督撫有此等事情,乃“匿不以聞,惟事迎合上司”,著交部嚴加議處具奏。隨即令革其職。《清高宗實錄》卷542,頁2、3.

    乾隆帝對郭一裕的這樣處理,是頗為謬誤的。恒文之罪,不在於其購金製造金手以備進貢,貢品奢侈,不過遭帝斥責而已,構不成大罪。恒文之所以被定為有罪,是因其借買金為辭,勒派屬員短價購買,借此牟利,以及縱容家人收受門禮納取賄銀,是犯下了貪婪之罪,而不是進貢之罪,進貢不能定罪。這一點,乾隆帝不會不知,他曾多次因臣僚進獻貢品奢侈豪華而拒收其物,降旨訓誡,但也不過是訓誡而已,並未將此定為大罪革職嚴審。前述諭旨也列舉了郭一裕奏進銀一萬兩之事,亦僅僅予以申斥,並未將郭革職懲辦。作為封疆大臣,郭一裕是不應該以進獻厚禮來博取皇上歡心,但此僅係作風欠妥的問題,應予嚴斥,可是不宜以此來定其罪。更重要的是,郭一裕是因參劾恒文之罪,而被恒文供出商製金之事,即使此事屬實,也不能說郭一裕是“行險取巧”,“先發製人”,有意陷害恒文,最多不過是做法欠妥、欲貢重禮取悅皇上而已,談不上犯了什麽大罪。權衡主從輕重,是郭一裕參劾恒文之後,才查明任至總督大臣的恒文,竟是一個贓私累萬的大貪官,應當說郭是立下了一大功,對整頓吏治頗為有益,為民除去了一個大的吸血鬼,為朝廷清理出一個奸臣,應予重重獎賞。可是乾隆帝不知是出於什麽考慮,竟緊緊抓住恒文供稱與郭商議製造金手一事,大做文章,一再下諭,吹毛求疵,連捐銀萬兩的老賬都翻了出來,硬將郭說成為有意陷害總督的奸詐小人,還罷其巡撫之官,責令欽差尚書嚴查其貪婪苛民之事,好像不將郭一裕定成貪贓枉法的贓官,難解心中之恨。雖然他曾專門辯稱此舉不是偏滿輕漢,斥責外人所說“郭一裕以漢人參滿洲,是以兩敗俱傷”之言是“謬誤”的,②《清高宗實錄》卷542,頁3,10、11.但揆諸上述諭旨,很難使人信服,他的這番辯解,顯然是軟弱無力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