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章 整頓吏治痛懲貪官(12)(1/4)

作者:周遠廉字數:9522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59

    三月中,和、喀寧阿等奏折到京。和等奏稱,李侍堯供:收受題升迤南道莊肇奎銀兩千兩、通判素爾方阿銀三千兩、按察使汪圻銀五千兩、臨安府知府德起銀兩千兩、東川府知府張瓏銀四千兩。又於前年差家人張永受進京修屋,素爾方阿送銀五千兩,德起送銀五千兩,俱在板橋驛交與張永受。張永受供,主子發交珠子兩顆,一顆賣給昆明縣知縣,勒要銀三千兩,一顆賣給同知方洛,勒要銀兩千兩。總共贓銀三萬一千兩。

    乾隆帝覽奏後於三月十八日連下五道上諭。第一道旨是革諸犯之職。上諭說:李侍堯由將軍用至總督,曆任二十餘年,“因其才具尚優,辦事明幹,在督撫中最為出色”,遂用為大學士。李侍堯“具有天良,自應感激朕恩”,奉公潔己,以圖報效。乃昨據海寧呈稟李侍堯貪縱營私各款,因命侍郎和、喀寧阿前往查辦。今據和等查奏……“披閱之下,不勝駭異”。李侍堯身為大學士,曆任總督,乃負恩婪索,盈千累萬,甚至向屬員變賣珠子,“贓私狼藉,如此不堪,實朕夢想所不到,不特朕用人顏麵攸關”,即各省督撫聞之,諒無不慚愧痛恨。李侍堯著革職拿問。按察使汪圻、迤南道莊肇奎、原署東川府知府張瓏、降調通判素爾方阿、丁憂同知方洛等,俱著革職,交予和,嚴審定擬具奏。《清高宗實錄》卷1103,頁6、7.

    第二道諭,革巡撫孫士毅職。孫士毅由南巡召試中書,在軍機司員上行走,不次簡用,擢至雲南巡撫,受恩深重,乃目擊李侍堯營求受賄,贓跡累累,竟置若罔聞,隱匿不奏,經朝廷派員查辦,猶複辯言飾非,巧為諉卸。“國家設立督撫,原為互相糾參,以維吏治而飭官方”。巡撫為封疆大吏,近在同城,而不據實劾參,“又安用此巡撫為乎?”孫士毅著革職,發往伊犁,自備資斧效力贖罪,“以為期隱不職者戒”!②③《清高宗實錄》卷1103,頁8,9,9、10.

    第三道諭,是委任新督撫。以奉天將軍福康安“才具明幹,秉性公忠”,命其補授雲貴總督,以顏希深為雲南巡撫。②。

    第四道諭是辦案。和奏稱,李侍堯在審辦納樓土司命案時,起出金六百兩、銀一千兩,李於奏折內私將金數改為六十兩,銀數改為七千五百兩。乾隆帝說,此“顯係有心吞隱”,因其隱匿之金五百四十兩,價值遠遠超過所增之銀六千五百兩,明係“巧為侵蝕”,命和嚴詢李侍堯,此金、銀均著入官。③。

    第五道諭是因李侍堯之家人張永受所供之房產、土地數和財產,與京中所查之數不符,命待張提押至京後,交英廉嚴審確對。

    五月初七日,因和等定擬將李侍堯處以斬監候,而大學士、九卿改為斬立決,乾隆帝下諭,命各省督撫各抒己見,定擬具題。他說:

    “李侍堯曆任封疆,在總督中最為出色,是以簡用為大學士,數十年來,受朕倚任深恩。乃不意其貪黷營私,婪索財物,盈千累萬,甚至將珠子賣予屬員,勒令繳價,複將珠子收回。又廠員調回本任,勒索銀兩,至八千餘兩之多。現在直省督撫中,令屬員購買物件,短發價值,及竟不發價者,不能保其必無,至如李侍堯之贓私累累,逾閑蕩檢,實朕意想所不到。今李侍堯既有此等敗露之案,天下督撫又何能使朕深信乎?朕因此案,實深慚懣!近又聞楊景素聲名亦甚狼藉,但其人已死,若至今存,未必不為又一李侍堯也。各督撫須痛自猛省,毋謂查辦不及,幸逃法網,輒自以為得計。總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觸目驚心,天良俱在,人人以李侍堯為炯戒,則李侍堯今日之事,未必非各督撫之福也。所有此案核擬原折,即著發交各督撫閱看,將和照例原擬之斬候,及大學士、九卿從重改擬斬決之處,酌理準情,各抒己見,定擬具題,毋得遊移兩可。……將此通諭中外知之。”《清高宗實錄》卷1106,頁12、13.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