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章 整頓吏治痛懲貪官(14)(2/4)

作者:周遠廉字數:9330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01

    甘肅共有直隸州六、直隸廳一、州六、廳八、縣四十七,上諭列有貪官知縣、署知縣六十三員,知州五員,同知三員,通判五員,縣承二員,共八十一員,另諭又載了二十一員。共計侵盜銀兩一千兩以上的甘肅省府州縣官員,有一百零二人,確是“全省大小官員無不染指有罪”。

    其三,貪婪有術,贓銀累累。除了吞沒“監糧”以外,王?望等貪官還想了不少辦法,大肆盜取國庫帑銀。捐監所收的六百多萬石以上的“監糧”,雖全係折色銀兩,可是他們卻借口增糧太多舊倉不敷裝藏,而呈請添建新倉,先後共二十六起,又冒領銀十六萬餘兩。以往賑災時,需將糧食運往適中地方,發給災民,故需開支腳價銀,現“監糧”皆銀,俱被官員冒領,他們仍沿“舊例”,以腳價銀名目支領帑銀。僅王廷讚在任兩年便領腳價銀二萬八千六百九十餘兩,署藩司文德亦領銀一萬七千五百餘兩。王?望任內收的“監糧”和用於賑災的“監糧”,數目很大,多達六百餘萬石,所領的腳價銀當然更多。哈密辦事大臣佛德初次查出哈密通判經方侵吞庫銀二萬三千餘兩,不久又參劾經方虧空銀六萬一千三百餘兩。隨後另一官員圖思義奏稱,經方共虧空庫銀及豆草腳價銀十三萬六千餘兩。如果加上其吞沒監糧之數,這個區區六品的小官,侵吞之銀就多達十五萬兩以上,超過前麵提到過的大學士、兩廣總督李侍堯納取贓銀四倍多,實在令人吃驚。據署理陝甘總督李侍堯的奏報,甘肅皋蘭等三十四廳州縣倉庫共虧缺銀八十八萬八千九百餘兩、糧七十四萬餘石、草四百餘萬束。阿桂、李侍堯查明,省府州縣官員侵吞“監糧”之銀二萬兩以上的,有二十人,一萬兩以上的有十一人,一千兩至九千兩的二十六人,其中最多的吞銀至九萬兩。經方還不在上述人員之內。人數之多,贓銀之多,確係空前罕有。

    其四,官官相護,知而不舉,敷衍塞責。乾隆四十二年,乾隆帝也許是對甘肅捐監一事還有些懷疑,特派刑部尚書袁守侗、刑部左侍郎阿揚阿前往,盤查甘省監糧。袁守侗原係舉人,當過軍機處章京,久任吏、戶、禮、刑諸部侍郎、尚書,五次被帝派為欽差大臣,出京查辦封疆大吏和高級將領重案,經其查實和參劾,使雲南布政使錢度,雲貴總督彰寶,原定邊右副將軍、一等侯富德相繼正法或論斬。乾隆帝派遣這樣一位辦案能臣和刑部堂官至甘,充分表明了他對“監糧”的懷疑、重視和欲圖弄清實況的決心。不料,這位曾五過難關、擅長破案的“大司寇”,這次不知是什麽原因,竟未識破這一彌天大謊,將並無一粒在倉之“監糧”,向帝奏稱“倉糧係屬實貯”,帝聽信其言,不再追查。這次案發之後,乾隆帝憶及此事,於七月二十二日下諭給軍機大臣說:甘省監糧,開捐以後,全係私收折色,並未實貯於倉。前次袁守侗、阿揚阿欽差前往盤查,“據稱彼時倉糧係屬實貯”,其言殊難憑信。該省監糧既未買補,則倉儲焉能足數,此必當地官員一聞查倉之信,挪東掩西,為一時彌縫之計,其簽量人役,均係地方官所管,易於通同弊混,而袁守侗等受其欺蔽,率稱並無虧短,亦未可定,著確查此事。②《清高宗實錄》卷1137,頁22、23,30.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