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章 整頓吏治痛懲貪官(18)(2/4)

作者:周遠廉字數:9818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03

    不久,和、劉墉等人之折又送到京城。和等奏:國泰供認,呂爾昌前任濟南知府時,“代辦物件,並各州縣幫費,俱係呂爾昌經手”。於易簡尚無婪索屬員銀兩之贓證,惟年節時“收受屬員水禮綢緞等物”。乾隆帝於四月十九日就此折下諭:“看來情節不過如此”。國泰係小有才幹之人,居心巧詐,因於易簡曾在皇上麵前為己保奏,“所以故為嚴厲”,不給予留臉麵,而於易簡又實係庸懦卑鄙不堪之人,甘心隱忍,曲意逢迎國泰,故通省屬員,皆鄙薄藩司,不肯送銀與於易簡。“此案大概已有根據,不過如此”,和即可一麵定案奏聞,一麵押帶國泰、於易簡至京。劉墉、諾穆親、錢灃查明章邱、東平、益都等三州縣倉庫錢糧有無虧空後,一同回京。至於山東通省州縣之虧空,因人數眾多,“且出自國泰之抑勒,朕實不忍似甘省之複興大獄”。著新任山東巡撫明興詳查妥辦,給以二三年之限,令其自行彌補,若複因循延宕,則自取重咎。《清高宗實錄》卷1155,頁10、11、12.

    劉墉等查明曆城、東平倉庫虧空後,上報朝廷,並稱“係因從前辦理逆匪王倫滋擾案內,因公挪用,以致各有虧空銀三四萬兩”。國泰、於易簡亦辯稱,因辦理王倫時,“有預備守城,不準開銷之項,各州縣因公挪移,致有虧空”。乾隆帝先後下達兩道諭旨,對此借口加以駁斥說:如果真如此,該省巡撫、藩司為何不據實上奏?“況凡地方公務應用錢糧,朕從無不格外加恩,準其開銷”。即如兩金川平定後,凡軍需奏銷,經部指駁,仍令川省承辦軍需大員詳悉列明,切實具奏,即特降恩旨,概予準銷,或徑行豁免,“動以千百萬計,此天下所共見共聞者”。山東如真係平王倫時“公用挪移,即應據實奏明,朕必降旨準其報銷”。並且,王倫之事,辦理不及一月,“即使因公挪移,何致有二百萬兩之多”?顯係由於國泰、於易簡“一則恣意貪婪,一則負心欺罔”,以致釀成東省之虧空。《清高宗實錄》卷1156,頁18、19,卷1160,頁20.

    四十七年六月十一日,乾隆帝下諭,宣布對國泰、於易簡的處理。諭旨說:國泰貪縱營私,勒索各屬官員財物,以肥囊橐,實屬目無法紀,其罪自難寬貸,但念其所得贓私,尚與枉法鬻爵者有間,著從寬改為應斬監候,秋後處決。於易簡身為藩司,明知國泰種種不法款跡,既不據實參奏,“複敢於朕前欺隱”,著斬監候,秋後處決。《清高宗實錄》卷1158,頁10、11.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