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7章 追討叛汗統一回疆(1)(2/5)

作者:周遠廉字數:18582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18

    在一段時間裏,乾隆帝特別注意大、小和卓的動靜,極力爭取他們歸順清朝。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不難理解的。由於廣大維吾爾族人員信奉伊斯蘭教,因此教主大、小和卓在回疆中威望甚高、影響很大,拉住了兩和卓,統一回部之事就易如反掌。何況,兩和卓之能脫離地牢之苦,靠的是清軍,清軍不打敗達瓦齊,他倆還得在牢中苦苦掙紮,他倆能不為有救命之恩的大皇帝盡忠效勞?退一萬步說,就算是不理睬恩德之事,單就實力來考慮,擁有信徒上百萬的大、小和卓,既然鬥不過噶爾丹策零與達瓦齊,被拘於獄,那麽,他倆又怎能和生擒達瓦齊的清軍交戰,怎敢拒絕“天下之共主”的大皇帝的招撫?因此,乾隆帝多次下諭,處理招撫二和卓之事。

    乾隆二十一年四月十六日,定西將軍策楞奏:“回人總管”阿底斯等稟報:布拉呢敦、霍集占等“向與葉爾羌、喀什噶爾有隙”,現將回人並我等妻子移往庫車、賽哩木、濟木薩一帶居住,若遣使招撫,“自必投誠”,移往吐魯番。“查回人素受準夷奴役”,今舍伊犁而去,必不願回,應即派員同阿底斯等前往招撫,將他們移往吐魯番。②《清高宗實錄》卷511,頁3,23.阿底斯的報告,有真有假,說二和卓帶領回人離開伊犁,前往回疆,此事屬實,而言其與葉爾羌、喀什噶爾有仇有怨,則係謬誤,此二城為回疆中的大城,二和卓及其祖、父在此有很大的影響,親友屬員很多,是他倆依靠的重要基地,怎能說“有隙”而不前去。顯然,阿底斯這樣說有其個人打算,那就是欲圖利用清朝的威力“招撫”一大批“回人”,帶到吐魯番,使他們成為自己的部下,聽從差遣和納賦,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屬民,擴大了租賦收入,壯大了個人勢力,而且也可討好於清朝,得到賞賜,封授爵職,大大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策楞可能是由於不了解二和卓的情況,故聽信了阿底斯的話,派員隨其前往招撫,乾隆帝則因為早有統一回部的想法,故未加核實而聽其行動。

    也就是這月(四月)的二十七日,策楞再報:布拉呢敦、霍集占等兩次遣人至軍營,“俱未得達”,今又遣厄魯特策勒伯探聽清兵抵達伊犁的消息,“欲來投誠”。乾隆帝諭告軍機大臣:布拉呢敦等“屢次遣人探信,如投誠之意屬實”,策楞應立即派兵前往曉諭,他們設若親至軍營,“即準其歸降,其如何安插納貢之處,奏聞請旨”。②。

    (二)自立為汗霍集占反叛。

    起初,布拉呢敦與霍集占對怎樣處理與清朝的關係,看法有所不同。布拉呢敦比較謹慎,不願開罪於清政府,願意接受清朝的轄束;霍集占則“奸詐異常”,不甘為人下,力圖獨主回疆。乾隆二十年秋阿睦爾撒納叛亂後,霍集占忘掉清帝救命之恩,“率眾助逆”,於乾隆二十年十二月與阿會合,“兵勢頗盛”,擊敗了薩喇爾和協助清軍平叛的厄魯特台吉、宰桑之兵,使阿在這次戰爭中避免了失敗,進入伊犁。《清高宗實錄》卷505,頁9.第二年清軍收複伊犁時,小和卓始率部逃歸回疆,與兄長住在一起,他對清朝始終抱有疑貳之心。兩弟兄意見分歧,霍集占勢力大,能言善辯,對兄長的態度和行動逐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自二十年夏被清軍從地牢釋放後,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他們一直沒有正式向清朝臣服和歸順,但也未采取公開敵視行動,而且還故意做了一件表示友好之事。

    二十一年秋,定邊右副將軍兆惠感到大、小和卓情形可疑,特派鑲藍旗蒙古副都統阿敏道率索倫兵一百、厄魯特兵二千及庫車伯克鄂對等,前往察看和招撫。阿敏道於閏九月報告,行至綽魯克特赫,途中收到以前遣往回部議定貢賦的侍衛托倫泰的奏報文書,言及去年已招降喀什噶爾,正與葉爾羌回人交戰,被阿睦爾撒納遣人擒去,後經布拉呢敦收留,今年五月霍集占來到後,“即將阿逆使人殺戮”,派人護送自己出來。兆惠看過阿敏道的報告後,秘密通知阿敏道說:據托倫泰所報,“回城地方,並無事故,毋庸多帶兵前往”,即同錫克錫爾格到葉爾羌等處“詳察情形,如無抗違之意,即將回人等加意安撫”,“毋得擾害”。回人應輸貢賦,查明數目,令其繳納。其應赴伊犁種地回人,務於十二月內攜帶牛具,前赴指定地方,“並令回人頭目親赴伊犁,以便詢問”。兆惠將上述情況向帝奏報,乾隆帝諭告軍機大臣,獎嘉兆惠“密飭阿敏道前赴回城辦理事宜,甚屬妥協”,“即照所奏辦理”。《清高宗實錄》卷522,頁15、16、17.

    也許是準部阿睦爾撒納等人的降而複叛,給予了乾隆帝深刻的教訓,因此他在招撫大、小和卓的時候,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在上述諭旨下達後的第四月,二十二年正月初八日,他諭示軍機大臣:“其辦理各回部事宜”,現在阿敏道尚在葉爾羌,令定邊將軍成袞紮布、右副將軍兆惠會同額敏和卓詳細商議,或再派侍衛托倫泰、總管五十六前往曉諭。“其布拉呢敦、霍集占二人,看來布拉呢敦尚屬恭順,霍集占奸詐異常,應留心防範,相機辦理”。③《清高宗實錄》卷530,頁19,25、26.過了五天,正月十三日,他進一步明確諭示軍機大臣:待霍集占所遣使人沙呢雅斯來到時,即派五十六、托倫泰一同回到葉爾羌、喀什噶爾,令布拉呢敦等“酌定貢賦章程,前來陳奏”,如他們遵諭照辦,便可罷休,“倘稍有推托”,就於剿滅厄魯特後,“再派兵前往辦理”。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