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2章 錯攻緬甸敗而後和(2)(2/3)

作者:周遠廉字數:8534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20

    十六年十月初三日,乾隆帝下諭,訓責碩色、愛必達“所奏辦理之處,尚未周到,其吳尚賢應作何辦理,該督撫折內何以竟未奏及”,命軍機大臣“傳諭詢問”。乾隆帝還具體指出:茂隆廠遠在邊外,既未便委員辦理,楊公亮等長期辦課,“且非吳尚賢黨羽”,可以委令其接管廠務,但需規定更換限期,否則,“盤踞日久,勢必又成一吳尚賢矣”。《清高宗實錄》卷400,頁5.

    乾隆帝此諭,一則指斥碩色、愛必達辦理“尚未周到”,質問其不談對吳尚賢“作何辦理”,再則反複強調不用吳之黨羽,不許新課長長期盤踞,以免又出一吳尚賢,其傾向性已很明確,那就是要對吳嚴加懲處。乾隆帝所說“辦理”一詞,在涉及到部落和人時,基本上是表示要進行征剿或誅殺之意。幾年前他講要辦理瞻對、金川,就是要對其征討。數年後他又說要辦理準部、回部之事,亦即向其進攻。平準中他多次指示要辦理阿睦爾撒納,即將其擒拿治罪處死。這一詞的特定含義,大臣們是知道的。因此,碩色接到此諭及軍機大臣的複議書後,不得不變更原來尚存保護吳尚賢之意的正確建議,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上疏奏稱:“吳尚賢前充課長,圖財不法,並勒斃二命,應查封家產,革職嚴審。”隨即將吳關於獄中,抄沒家產,擬處以死刑。旨尚未下,吳尚賢“瘐死於獄”,有人說是官府將其餓死的。《清高宗實錄》卷400,頁6;《嘯亭雜錄》卷5,《緬甸歸誠本末》。其子吳世榮退入雲南,茂隆廠不久即衰落解散。

    乾隆帝此舉,十分謬誤。他本想清除隱患,防止吳尚賢勢力過大,據地稱雄,危及雲南安寧,因而將其殺害至死。不料,事與願違,吳尚賢固然含冤去世,不會給清帝帶來威脅,但是,一支擁有數萬壯士願意為清效勞的強大武裝,卻因此削弱而解體,嚴重危害了即將進行的阻止緬兵入掠的正當防衛戰爭,也對乾隆帝三次攻緬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真是弄巧成拙,貽誤軍機。

    二、庸督劉藻禦緬無方畏罪自殺。

    從乾隆十七年緬甸國王莽達拉被得楞部長俘獲以後,一段時間裏,緬甸大亂。木梳部長藉牙起兵,聯合一些部落,幾經鏖戰,消滅了得楞部,統一大部分緬甸土司,自立為王。莽達拉之長子色亢瑞諫曆經周折,逃至猛卯,欲求清相援,為雲貴總督愛必達、巡撫郭一裕所逐,回至木邦,轉赴離木邦三十餘程的猛放,以後下落不明。

    藉牙因貴家首領宮裏雁不服統轄,遣兵來攻。貴家乃係明末隨南明永曆帝朱由榔逃入緬甸之王公官員的子孫,自名為“貴家”,據波龍廠采銀。漢民亦紛紛出邊至此采礦經商貿生,常達數萬人。宮裏雁率部和廠練反抗,並約木邦土司相助,為緬兵擊敗,波龍廠之人多逃歸雲南內地。宮裏雁率領三千餘人奔至耿馬,幾經轉徙,寄住孟連。孟連土司刀派春收其兵器,按戶索銀三兩,將其眾安插於所屬猛尹的各圈寨。宮裏雁及其部下本已氣憤難平,怨恨不已,而這時的雲貴總督吳達善聽說宮裏雁有七寶鞍,“乃亡明至寶”,向其索取,宮裏雁更加惱怒,遂帶妾婢六人赴石牛廠。刀派春向宮裏雁之妻囊占索要牛馬童女向吳達善獻賄,囊占大怒,糾眾焚掠孟連城,殺刀派春及其家屬,後被刀派春之族兄刀派英等擊敗,逃入緬甸,改嫁予緬甸國王懵駁(原緬王藉牙之次子)。吳達善檄令石牛廠廠民將宮裏雁暗中監視,令耿馬土司誘擒宮裏雁,於二十七年十月將其斬殺,以其妾婢分給有功人員,又檄令緬甸押送囊占,“以靖餘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