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7章 詩、書、文、語兼長文武雙全(2)(2/3)

作者:周遠廉字數:7792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38

    乾隆帝的這道諭旨,講明了“搜輯古今群書”的原因、標準、範圍,並就如何辦理等問題作了原則性的指示,不需多說,現僅著重對其編書的真實目的和客觀條件,作些評述。乾隆帝所要編的這部叢書,可不是一般的幾十卷、幾百卷甚至幾千卷的大中型叢書,而是“中外搜輯古今群書”,是要“搜羅益廣”,為“研討愈精”提供條件,不僅要動用藏書極富的內府存書,而且要收集天下逸書。具體來說,首先是要超過《圖書集成》,因為此書雖然“兼收並錄,極方策之大觀”,卻係“因類取裁,勢不能悉載全文,使閱者沿流溯源,一一征其來處”。《圖書集成》為康熙帝玄燁命尚書蔣廷錫等編成,分六匯編三十二典,共收書六千一百零九部,編成一萬卷。這樣多達萬卷的大型叢書,尚不能滿足乾隆帝的要求,可見欲編之書是何等的規格。

    諭中“以彰千古同文之盛”的八個字,充分表述了乾隆帝對想編之書的高標準要求及其欲圖達到的目的。他所說的“天下同文之盛”,指的是此時大清的“全盛之勢”或“全盛之時”。這是他最近幾年頗喜引述的常用之詞。因為,經過他三十餘年的勵精圖治,中國已經進入人們稱之為“盛世”或“康乾盛世”的階段,百業興旺,府庫充盈,平準定回之勝拓疆二萬裏。就在宣布搜輯天下群書之後的第十一天,即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十五日,他諭告軍機大臣用兵金川說:“此時部庫所積,多至八千餘萬,朕每以存積太多為嫌。……朕實不欲其多聚,若撥發外省公事動用,稍減盈積之數,亦屬調劑之一端。”②國庫存銀八千餘萬兩,相當於兩年全國總收入,在有清二百七十八年裏,是空前絕後的最高數字,也是體現“堂堂大清勢當全盛”的有力證據。這既使乾隆帝產生了編纂有史以來錄書最多的巨型叢書的想法,“以彰天下同文之盛”,也為此書的編纂創造了雄厚的物質條件。國強才能“文盛”,國富也需有“文盛”來加以襯托,並為進一步富國強國提供必不可少的有利條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