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4章 盛極漸衰英君病逝(2)(3/5)

作者:周遠廉字數:12240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42

    乾隆三十四年,和開始擺脫了困境,因為他承襲了高祖尼雅哈納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這個世職給和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入。三等輕車都尉歲俸為銀一百六十兩、米八十石。銀一兩大致可以買米一石。這筆收入不小,當時,官居正二品的總督、侍郎和從二品的巡撫、布政使歲祿才銀一百五十五兩、米七十七石,還低於三等輕車都尉所領之數。和有了這筆可觀的固定收入,就可以安享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這一世職在政治上給和帶來更大的好處,為他提供了一條接近萬歲爺的便捷之徑。既然他的高祖尼雅哈納是開國功臣,那麽,其後人就有可能隨侍帝君了,因此和襲三等輕車都尉不久,便於乾隆三十七年授三等侍衛,旋補黏杆處侍衛。

    乾隆四十年,是和一生的轉折點。在這一年裏,和第一次與皇上相見,回答君主的詢問,甚中上意,從此便飛黃騰達。據陳焯之《歸雲室見聞雜記》卷中載稱:“和起自寒微。……扈從上臨幸山東。上喜禦小輦,輦駕騾,行十裏一更換,其快如飛。一日,和侍輦旁行,上顧問是何出身,對曰生員。問汝下場乎?對曰庚寅(乾隆三十五年)曾赴舉。問何題?對孟公綽一節。上曰:能背汝文乎?隨行隨背,矯捷異常。上曰:汝文亦可中得也。其知遇實由於此。比駕旋時,遷其官,未幾躐居卿貳,派以軍機,凡朝廷大政俱得與聞,朝夕論思,悉當上意。”

    和蒙帝賞識,青雲直上,乾隆四十年閏十月遷乾清門侍衛,十一月擢禦前侍衛,授正藍旗滿洲副都統。四十一年正月和授戶部右侍郎,三月為軍機大臣,四月授內務府總管大臣,十一月充國史館副總裁,賞戴一品朝冠,十二月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四十三年又兼步軍統領,監督崇文門稅務。乾隆四十五年是和春風得意之年。這一年,他口銜帝命赴雲南查辦總督李侍堯貪汙案,晉戶部尚書兼議政大臣,兼禦前大臣,補鑲藍旗滿洲都統,授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充四庫館正總裁,兼辦理藩院尚書事務。這一年五月二十日,乾隆帝又特下諭旨:“尚書和之子賜名豐紳殷德,指為十公主之額駙,賞戴紅絨結頂、雙眼孔雀翎,穿金線花褂,待年及歲時,再派結發大臣,舉行指婚禮。”四十六年和奉帝旨,帶欽差大臣關防前往蘭州,平蘇四十三起義,旋被召回京師,兼署兵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務。四十七年和加太子太保,充經筵講官,第二年賞戴雙眼花翎,充國史館正總裁和文淵閣提舉閣事,四十九年調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理戶部,五十一年晉文華殿大學士,仍兼吏部、戶部事,五十三年以承書諭旨有助於平台灣林爽文起義,封三等忠襄伯,賞紫韁,五十五年又賞給黃帶,此後不斷增兼新職,嘉慶三年(1798年)以“襄讚機宜”,於擒白蓮教首領王三槐時晉一等忠襄公。

    和之子豐紳殷德於乾隆五十四年娶帝最鍾愛之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封固倫額駙,授禦前大臣,不久擢護軍統領兼內務府總管大臣,總理行營事務。和之弟和琳原係一小小筆帖式,仗兄之勢,不斷升遷,任至尚書、總督、都統,督辦貴州征苗軍務,卒於軍,晉贈一等公,以其子豐紳伊綿襲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