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二十八章 缺失永遠都會存在(1/4)

作者:不吃小南瓜字數:8878更新時間:2023-01-26 08:13:02

    近一段時間,引力發生技術有了新的突破,空間信息科技公司團隊,采用把光束節點進行雙分叉的形式,大大提升了引力發生的強度,最高可以實現百分之三十的地球重力,比原來的效果提升了三倍。

    這種大大的增強,讓團隊對於繼續研究有了很大的信心。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沒有理論支持。

    這就像是古代的道士研究化學,哪怕他們知道是在研究化學,因為沒有理論基礎的支持,就隻能胡亂的進行試驗,隻依靠經驗積累,想有巨大的提升是非常困難的。

    團隊裏有人提出進行三分叉的研究,他們確實也這樣去做了,但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效果,甚至比雙分叉還要差一些。

    現在空間信息科技公司的團隊就在不斷的實驗,但已經有很長時間,都沒有任何進展了。

    如果想要繼續的提升,就必須有理論上的支持。

    趙奕很清楚這一點。

    他希望能夠研究出,支持引力發生技術的理論。

    理論組也一直在做這個工作,他們已經依靠空子假設,對於引力發生技術基礎進行詳細的解析,並且已經解析完畢了。

    因為其中有很多假設的內容,而空子假設本身也是假設,空子是否存在都不確定,隻是對於空間理解的一種方式而已。

    但他們沒有其他的辦法,隻能以理論進行理解,然後去推導出一些東西。

    當空子假設為前提的解析工作結束以後,趙奕也召集了所有人準備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工作。

    這時候有一條消息,引起了國內外諸多的矚目。

    是關於諾貝爾獎的。

    諾貝爾委員會發布消息稱,今年的諾貝爾頒獎將會在國內進行,舉辦地點是首都的一個大型的會議廳,並邀請全世界的科學家參與。

    這絕對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之前諾貝爾頒獎一直都在RD國,因為諾貝爾本人就是RD國的化學家、發明家,諾貝爾獎的頒獎地點從來沒有改變過,獲獎者隻能去RD國領取獎項。

    顯然。

    現在諾貝爾委員會決定把頒獎地點改為國內,差不多可以理解為對於科學發展趨勢的妥協。

    世界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國內才是科技發展的核心。

    同時,諾貝爾委員會還公布了各個獎項的候選人名單,其中有十幾個都是國內的科學家,最受矚目的就是物理學家的候選人張祁燦,以及醫學獎的候選人張薇。

    在物質傳送的研究中,張祁燦是作為主導人亮相的,論文發表也是以張祁燦為核心,把物質傳送的發現,主要成果放在張祁燦身上,他當然擔當的起一個諾貝爾獎。

    不過所有人都清楚的是,應該獲獎的是趙奕。

    哪怕是物質傳送的研究,真正的主導人也肯定是趙奕,即便張祁燦能夠獲獎,也應該和趙奕一起獲獎。

    但趙奕已經決定不接受任何科學相關的獎項,諾貝爾委員會也不會再把趙奕加入到候選人名單中。

    另一個受到關注的就是醫學科學中心趙奕實驗室的張薇,張薇在內醫學界非常有名氣,放在普通人群體中都有很有名氣,他是非常知名的女性科學家,被認為是生物醫學研究所的代表人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