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5、整個社會主義曆史時期始終存在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2/5)

作者:徐博涵字數:13494更新時間:2019-09-22 07:56:53

    列寧1917年1-2月,在為寫作《國家與革命》而收集材料的過程中,曾對《哥達綱領批判》精心地做了讀書筆記。這對我們進一步理解《哥達綱領批判》的上述論斷以及理解前麵引述的人們常常援引的《國家與革命》中的那些論斷,是很有幫助的。列寧在馬克思的上述論斷之下,綜合馬、恩在批判《哥達綱領》時的不同說法,批注道:

    資產階級需要Ⅰ――在資本主義社會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

    國家

    無產階級需要Ⅱ――過渡(無產階級專政):過渡型的國家

    國家

    (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

    不需要國家Ⅲ――共產主義社會:國家消亡

    國家消亡

    在這一段筆記的後麵,在馬克思關於按勞分配等這些弊病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在它經過長久的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裏產生出來的形態中是不可避免的論述之後,列寧又批注道:

    “由此可見:”

    Ⅰ‘長久的陣痛’

    Ⅱ‘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

    Ⅲ‘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這裏,“長久的陣痛”和前麵的“過渡”、“無產階級專政”等等,在列寧看來,是指同一個時期的。這可以從同年12月他寫的一段話中得到證明。他說:“……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陣痛’時期……同資產階級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相適應的,是一個特殊的國家(這就是對某一階級有組織地使用暴力的特殊製度),即無產階級專政。”於是,列寧根據自己對《哥達綱領批判》的這種理解,很清晰地把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的時期劃分為三個階段,即:一、“長久的陣痛”,或“過渡時期”,或“無產階級專政”時期;二、“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或“社會主義社會”;三、“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或現在通常說的共產主義社會。所謂“過渡時期”、“無產階級專政”時期,都是指的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之間的過渡時期。因此,列寧根據自己的這種理解,有一次幹脆宣布說,“所以馬克思說,無產階級專政的整個時期是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列寧的《國家與革命》,就是根據他對《哥達綱領批判》的這種理解寫成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