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 財神爺範蠡的財富觀(2/2)

作者:段俊平字數:3408更新時間:2019-09-22 09:06:18

    範蠡之所以流芳千古,被後人頂禮膜拜不僅僅是因為他商業上的成功,更多的是由於他的財富觀。他是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典型代表,可謂中國儒商的代表,他把財富看成人生過程中體現社會責任的一個載體。在經商的過程中,他還運用自己的商業智慧去帶動一個地方的黎民百姓致富,他教會了當地人民製陶和製醬技術,使許多百姓過上了富裕的日子。在他變為巨賈時,他認為財富是取之於民的,應該再回到社會中去,所以他毅然把千金散了出去。

    回望曆史不禁要思今,談到財富觀和社會責任問題,我們不妨看看現在的企業家們的表現。我們現在的企業家群體雖然大多數還是很好的,但社會上卻有些企業家把追求財富變為人生終極目標,為了追求財富不擇手段,把誠信和道義丟在了一邊,在擁有大量財富後,不僅沒有社會責任感,反而變得更加貪婪。這些人為富不仁,不僅沒有一點“達則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反而做出一些有損於民眾和社會的事情,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就是典型的例子。現在社會上極少數人有仇富的心態,雖然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但與有些富人的道德品行不高也有很大關係。獲得財富是人生成功的一個方麵,而運用財富以獲得社會和民眾的認可和愛戴,才是最大的成功。

    我們的企業家到了應該反思的時候了,人生終極目標及人生的價值究竟是什麽?範蠡兩次入相,然後棄官從商,三次散盡千金,最後歸隱山水之間成了一個“漁翁”,人生何等的瀟灑和暢快淋漓。我們的企業家大都還是金錢的奴隸,沒有把財富與回報民眾和社會聯係在一起。富了以後怎麽辦?這應該是我們的企業家麵臨的一個大課題,不妨學學我們的財神爺!

    範蠡不僅是一個商業理論家,創建了許多古典的商業理論,還是一個富了之後履行社會責任的典範,他的財富觀值得我們每個企業家學習。我們在膜拜他祈求發財時,他已用自身的經曆告訴了我們獲取財富的秘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