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7 故宮建築體現出的中國管理最高境界(1/2)

作者:段俊平字數:4044更新時間:2019-09-22 09:06:25

    明清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所在地故宮的三大殿是以保和、中和、太和“三和”命名的。其中,皇帝每天處理事務和召集文武大臣議事的殿就是太和殿,它是故宮最主要的建築,可以說是故宮的中樞。為什麽故宮的中樞叫太和殿呢?其實,“太和”是管理和統治一個國家的最高境界。周史伯曾說過,“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中庸》中也說:“和也者,天下達道也。”漢儒董仲舒則說:“德莫大於和,和者,天地之正也。”這都是在表述“和”對於管理和治國的重要性。中國曆代管理者都把太和作為最高的理想和終極的目標。

    何為太和?其實《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給出了答案。“太和”就是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都是和諧的。這種最高形式的“和”就是“太和”,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學。

    “和”這個概念產生於音樂——古代統稱為“樂”。“樂”在今天是藝術的一個門類,“和”是天地之間的大美,人們由“樂”之“和”推行到人世間,由此悟出了治理邦國之道,國有強弱,邦有大小,如果能扶弱抑強,利益共贏,在各邦國之間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並循行的規則,那麽天下就太平,邦國就和諧,好比眾多樂器奏出了和聲。古人先賢把這種尋找和諧的努力稱為“致中和”。遵循著這條致中和的道路方向,先人們又將“和”的理念推行到教化人心。大千世界,滾滾紅塵,為名為利爭奪不休,人心唯危,這是令曆代管理者最頭痛的頑症。受到音樂的啟發,假如能在眾人之間找到一條治心之路,讓大家在這裏實現和諧的話,意義就超過了治理邦國的“致中和”,那就出現了最高的“和”,即天與人、人與地、人與人的和諧,也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這就是“太和”的概念。執政與管理道理是相同的,管理企業的最高境界也是“太和”。中國化管理的實質就是和諧管理之道,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其實就是“太和”管理哲學的實踐。同樣的,構建和諧企業也就是要使企業、員工、社會及自然達到和諧統一。

    中國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太和”,但真正的“太和”很難達到,我們的管理永遠是向著“太和”的境界不斷靠近。企業家在實踐“太和”管理之道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企業一定要與勢、政“和”。勢是指企業全局發展和運動的趨向,以及由這個趨向所產生的影響力,也就是所謂的形勢。管理者此時一定要認清形勢,適應形勢,趁勢而上。作為一名管理者,基本功之一便是這種審時度勢的能力。政,就是國家的政令和法規,企業一定要守法經營,這是企業“和”的根本。中外成功的企業無不是與勢與政“和”的典範。聯想、海爾及華為等企業無不是因順勢而為而成功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