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八十六章 陶謙的選擇(1/2)

作者:老張啊字數:4248更新時間:2019-09-23 01:34:17

    就在台駘積極整軍,靜觀天下大事的時候。冀州軍中各營也在磨合配置,州中各郡,同時也在大力發展。由於台駘是真的知人善用,所屬官員盡皆用命,在台駘的統治下,此刻的冀州,成為天下最為安定富庶的大州。

    193年,李傕、郭汜掌權。朱雋當時還在中牟,陶謙認為朱雋是名臣宿將,屢立戰功,可以委以大任,於是和諸豪傑共同推舉他為太師,並傳檄給各州牧伯,相邀一同討伐李傕,奉迎天子。

    正好李傕聽從太尉周忠、尚書賈詡的計策,派人用天子詔書征召朱雋入朝。兩條道路,擺在麵前,何去何從,亟待選擇。

    軍吏將士都不願入關,想與陶謙等聯合。朱雋卻不慌不忙,說出了一番道理,他說:“用天子的命令召臣子,應當不等征召就要去,何況是天子的詔命呢?而且李傕、郭汜是奸亂小人,樊稠是平庸無用的人,沒有別的什麽遠大的謀略,又勢力相等,變亂必定發生。我乘他們的不備,突然行動,那大事就可以成功了。”當下辭謝陶謙等人,奉詔入京任太仆,陶謙也隻好作罷。

    揚州刺史、汝南人陳溫(字元悌)去世,已經安然回到汝陽的袁紹借助名聲,委派袁遺擔任揚州刺史,想混亂摸魚。袁術已經不把勢微的袁紹放在眼裏,派軍隊擊敗袁遺,袁遺逃到沛國,被亂兵殺死。袁術任命下邳人陳瑀(字公瑋)為揚州刺史,袁氏二兄弟矛盾激烈化。

    從191年到193年,由於董卓,李郭之亂,再加關東諸侯戰亂不休,黃巾餘黨烽火四起。關中、荊州、冀州、並州、青州、幽州、兗州、豫州都是戰火連綿。徐州卻是太平無事,因此四方流民移依徐州日益增多。對那些自相兼並的諸侯來說,“百姓殷盛,穀米封贍”的徐州無疑是一塊大肥肉。為了自保,陶謙必須在亂世尋求盟友。

    當時關東諸侯分成三派,一派為公孫瓚、袁術、孫堅,一派是兗州曹操,一派是冀州台駘。陶謙隻有加入這三大勢力的一方,才能自保。最後陶謙選擇了公孫瓚一方,陶謙自所以做出這個抉擇,應是出於以下三個考量:

    一,徐州北接青、兗兩州,自台駘吞並冀州後,陶謙也意識到徐州正處於台曹勢力的威脅範圍。而當時勢力範圍於幽州的公孫瓚、荊州南陽的袁術來說,其於徐州間州隔郡,並不構成威脅,且與台駘等又正好敵對。

    二,陶謙曾任幽州刺史,其時公孫瓚為幽州遼西小吏,遼東屬國長史,兩人在幽州已經相識。而在靈帝時期跟隨張溫討伐邊章之戰中,陶謙、孫堅兩人均為張溫參軍事,公孫瓚當時又正好督烏桓突騎從征,三人同為張溫部下,屬於故交。在初平二年孫堅破董卓於陽人,入洛陽。於此百忙之中還派遣朱治,特將步騎,東助陶謙討黃巾。可見孫堅和陶謙的友誼之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