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一二章 名門望族(2/2)

作者:老張啊字數:3626更新時間:2019-09-23 01:34:34

    台駘並不加以阻攔,如今自己本土的支柱,已經不是這些士族了,而是普通的百姓。

    另外,各級的官員,也不再依賴於名門望族培養出來的子弟。

    因為當官任職本身就帶有名望的性質,而台駘的政策又的確不拘一格,一些基層小族和眾多的寒門士子,都想把握住這個機會。

    又加上有二許和二龍的培養,台駘不怕人才和資源外流,反而希望他們搞亂南邊呢。因為附徒和土地的解放,南下的為數不多的士族,也是無依無靠,並沒有家丁和人口可以攜帶。

    大河以北的名門望族中,真正勢力雄厚的如太原王氏,也就是王允出身的家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和“中山五姓甄第一”的甄氏。

    自從台駘決定將新製度逐步展開的時候,董昭就開始潛心研究對付這些大戶的方法策略了。

    之前渤海小郡尚且感覺不到太大的阻力,占據冀州的時候因為政令行使的較為輕緩,溫水燉了一鍋青蛙。現在台駘自恃實力雄厚,將士用命,驟然在其餘三州之地實行改革,自己當然要多操心了。其他家族一看沒指望了,當然是想辦法。

    但是這些家族不是說想走就能走得了的,因為他們樹大根深,很大程度上依賴地緣。也就是說,在當地是土霸王,再不濟也是有影響力和優越性的,但是一旦離開了這個地方,去了別處可就不好說了。

    也正是因為考慮到他們的影響力,董昭施行的政策較為溫和。

    就比如說,中山無極境內聚居的甄氏,是從土地兼並起家的,無極甄氏家族,已成為中山郡的“仕宦望族”。

    而董昭呢,他隻動了甄氏一半的奶酪,還是輕拿輕放。

    由於地盤擴大,台駘不需要解放太多的土地,但是人口是重中之重。董昭不理這些豪族的土地,隻是解放了他們的附徒,如果他們再想利用這些農民,隻能以雇傭的形式,而且時刻受到官府的監督。

    麵對著強勢的官府,這些豪族權衡利弊,隻能選擇妥協。

    這樣一來,不僅實際人口大大增加,帶來的稅賦也顯著提高。這就是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最真實的體現,這就是不依賴這些家族取得的最現實的好處。

    董昭又征召王氏王允的孫子王黑、甄氏甄毅、崔氏崔琰、李氏李睿來朝中任職,算做一種安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