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二七章 各地形勢(2/2)

作者:老張啊字數:5114更新時間:2019-09-23 01:34:42

    劉勳問他原因,劉曄說:“上繚雖小,但城堡堅固,壕溝深廣,易守難攻,不會在十天之內攻克。大軍被困在堅城之下而後方空虛,如果孫策乘虛襲擊我們,後方便難於自守。這樣,則將軍進不能攻陷敵城,退又無家可歸。因此,如果大軍一定要出,災禍今天就會到來。”

    劉勳不聽,堅持出兵,他悄悄率軍經過彭澤,來到海昏地方。當地宗黨首領聽到風聲,全都趕快逃跑,隻留下空城,劉勳什麽也沒有搶到。

    孫策引兵西征黃祖,正走到石城(今安徽貴池縣西),聽說劉勳已到海昏,立即讓孫賁、孫輔(字國儀,孫賁之弟)率領八千人馬駐在彭澤,準備攔擊劉勳,自己則與兼任江夏郡太守的周瑜率兵兩萬繞襲劉勳的大本營皖城,一舉攻破,俘虜了袁術與劉勳的家眷以及部曲三萬多人。

    孫策選擇其中精銳,取名無難軍,用陳武來督率。這支隊伍在袁術手底下沒有打過勝仗,但是受到孫策的統領後所向無敵。

    陳武,字子烈,廬江郡鬆滋縣(今安徽省宿鬆縣)人。陳武年輕時儀表堂堂,孫策在壽春時,陳武前往遞帖求見,當時陳武十八歲,身長七尺七寸,於是跟隨孫策東渡長江,征戰有功,被任為別部司馬。

    當時皖城之中流傳著“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這樣的詩謠,孫策攻破皖城之後,慕名前去喬宅提親,孫策自納大喬,喬公將小喬嫁給周瑜。孫策從容戲周瑜道:“喬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時人有詩道:“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喬公雖在流離中,門楣喜溢雙乘龍。大喬娉婷小喬媚,秋水並蒂開芙蓉。二喬雖嫁猶知節,日共詩書自怡悅。不學分香歌舞兒,銅台夜泣西陵月。”

    當時荀彧將京兆(今西安)人嚴象(字文則)推薦給曹操,曹操表嚴象為揚州刺史,又令他以督軍禦史中丞身份討伐袁術,正好袁術病死,嚴象就留在揚州。

    因為嚴象表舉了孫策的弟弟孫權為茂才,孫策不好意思下手,但是被曹操任命的揚州刺史嚴象總是眼中的釘子,於是在孫策的授意下揚州豪族李術殺害了嚴象。

    於是,孫策上表推薦李術為廬江太守,撥給他三千人馬保守皖城。先登校尉韓當英勇殺敵,被任命為樂安(今江西德興縣東)長,並把其餘被俘的人都東遷到自己控製的吳郡。

    當時有嚴象的同郡人趙岐,字邠卿,最初名嘉,字台卿,後因得罪宦官而逃至北海賣餅,並且改名。趙岐被孫嵩救至家中,藏在複壁內數年,後來才被赦出。

    趙岐年少時就對經學有研究,他多才多藝,娶名儒馬融的侄女為妻,但趙岐鄙夷馬融外戚的身份,不與他相見。趙岐在州郡裏任職,因廉直且嫉惡如仇而讓人害怕。

    趙岐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得了重病,臥床七年,認為自己即將死去,於是對兄長趙無忌說:“大丈夫生於世,隱居而沒有箕子的操守,任官沒有伊尹、呂望的功勳,上天不給我機會,我無話可說!可以在我的墳墓前立一塊圓石,刻上:‘漢有一位隱逸之人,姓趙名嘉。空有誌向卻不得天時,這是宿命我也沒有辦法!’”但後來痊愈。

    後趙岐又作《三輔決錄》,恐時人不盡其意,故隱其書,唯以示嚴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