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三七章 教育是人才選拔的手段(2/3)

作者:老張啊字數:6502更新時間:2019-09-23 01:34:47

    吳夫人向揚武校尉、會稽人董襲說:“江東能保得住嗎?”

    董襲說:“江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孫策將軍的恩德留在民間,孫權將軍繼承基業,大小官員都擁護他。張昭主持大局。我們這些武將作為爪牙,這正是地利人和之時,萬無一失,不必擔憂。”

    孫權派遣張紘到會稽郡上任,有人認為張紘在許昌日久,疑心他的誌向不僅在此,但孫權並不因此而介意。

    同時,孫權做了幾個軍事上的決定。

    首先,表奏朱治為吳郡太守,行扶義將軍,以割婁、由拳、無錫、毗陵為食邑,設置長吏。後來朱治參與征討夷越,平定東南,擒獲黃巾餘軍陳敗、萬秉等。

    其次,任命朱然為餘姚長,隨後又任其為山陰令,加折衝校尉,督領五個縣。孫權對朱然表現出的才能感到驚訝,分丹楊為臨川郡,以朱然為太守,授二千兵給他。正值山賊四起,朱然出兵討伐,約一個月時間便平定亂事。

    孫權又任用徐盛為別部司馬,率軍五百人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並擔任柴桑縣令,以抵禦黃祖的入侵。

    朱然,字義封,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當時朱治未有子嗣,於是請求孫策把朱治的姐姐的兒子施然(時年十三歲)作為子嗣。

    孫策遵從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楊郡守以羊酒為禮召請施然,施然來到吳後,孫策厚禮相賀,施然遂改姓朱。公元200年,朱然曾經和孫權一同讀書學習,友情頗深。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

    徐盛在漢末因戰亂客居江東,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吳。

    曾以二百人助孫策擊退數千人的黃射軍,後來孫權加徐盛為校尉、蕪湖(今屬安徽)縣令,又因為徐盛討伐臨城南阿(今安徽青陽南)一帶的山賊有功,加徐盛為中郎將,督校兵。

    曹操想讓有名聲的謀士都為自己所用,於是請求孫權調華歆到許昌做官。

    孫權不想讓華歆離開,華歆對孫權說:“曹公誠心與您結為友好,這才不趁亂攻打將軍,又放張紘回來,與您結下友誼,但這份友誼還不牢固。讓我去那邊為您加深,豈不更好?今天您留我是養一個無用之物,這不是好辦法。”

    孫權聽了很高興,於是答應送他入許昌。

    聽說他要北上赴任,賓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餘人都趕來相送,並贈送了數百金的巨額錢物。華歆是來者不拒,暗中卻在贈金上作了標記。

    臨行之日,他把那些全擺出來,對送行者說道:“本來沒有拒絕諸位饋贈之心,所以收受的禮品很多。想著我這次是孤零零地單車遠行,本來是無罪之身,但懷藏壁玉就有被殺的理由,望賓朋好友為我想一個萬全計策。”

    誰也沒有保證他帶著沉重的金銀珍寶上路,而十分安全的計策,眾人隻好收回原來的贈予,並佩服他高尚的品德。華歆到許昌後,被曹操收歸帳下,參謀軍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