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1章 ‘有機會碰一碰\’(1/2)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字數:4602更新時間:2023-04-22 01:34:37

    聽到《流浪地球》是對北美的‘文化入侵’這個說法,劉浪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一向靠著好萊塢對全球電影市場進行強勢霸權主義文化輸出的北美,竟然把這個詞用在了《流浪地球》上麵。

    劉浪一時間不知道這到底是誇獎還是批評。

    “哈哈!老美怕了!”

    副導演林浩倒是沒想那麽多,對於《流浪地球》在北美市場的表現興奮不已。

    “說實話浪哥,當初剛畢業的時候,我一度以為自己這輩子最多也就混個拍‘神劇’的導演了。

    誰能想到後來能參與到這麽牛逼的電影?

    多虧了你還把我當哥們,拉了兄弟一把!”

    這還是林浩在《流浪地球》拍攝完後第一次真情流露。

    在電影學院的導演係同學眼中,所有人都對林浩的狗屎運羨慕到無以複加。

    靠著和劉浪的關係混上了副導演的位置。

    這個副導演分量可不是當初畢飛《追夢演藝圈》的副導演能夠相比的。

    《流浪地球》現在國內實時票房已經突破了40億,這才僅僅過去了不到一個月,就已經打破了無數資深影視數據分析師的預估。

    甚至有望到達50億這個恐怖的票房數據,徹底成為國內影史上的最大黑馬。

    更恐怖的是,這還隻是導演劉浪的大熒幕處女作。

    這部現象級的電影給所有劇組成員帶來了的好處,無可估量。

    作為參與拍攝過《流浪地球》的副導演,如果林浩願意,隨隨便便就能憑借這個身份拿到兩三千萬的無責任投資。

    這就是現象級電影的威力,也是無數國內影視從業者夢寐以求的目標。

    。

    北美對於《流浪地球》的議論還在持續。

    而在權威的知名媒體方麵,《ny時報》對《流浪地球》率先發難。

    它們對《流浪地球》僅僅打出了30分(滿分100)的評價。

    文中處處充滿著不客觀、偏見的言論。

    指責《流浪地球》帶來的是近三個小時的錯綜複雜的故事情節、未煮熟的主題和混亂的、明顯被批準的潛台詞。

    而對於片中出現的核爆月球的情節,《ny時報》評說道這是可笑的,愚蠢的敘事想法。

    在最後更是說道,這部科幻片被它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和明顯的民族主義信息所絆倒,根本不值得一看。

    消息傳回國內,眾多看過《流浪地球》的網友觀眾們憤怒不已。

    【民族主義?啊對對對!這一貫的雙標味隔著屏幕都散出來了。】

    【我不知道《ny時報》對於“可笑”與“愚蠢”的定義是什麽,但也許在充滿傲慢與偏見的《ny時報》眼中,一隻打個響指就能消滅50%人類的紫薯精,才是符合正常理論範圍的吧?】

    【在《泰坦尼克號》裏,當隻能選擇讓小部分生時,沒有人會批判“婦女兒童登艇”的處理方式不妥,美媒將它宣傳為人性的光輝。

    在《拯救大兵瑞恩》裏,一隊換一人的故事,美媒頌揚為英雄般的壯舉。

    而到了《流浪地球》,“50歲以上的,出列”,這句既表現了國人的集體貢獻精神、軍人的使命感,也表現了全人類團結與守護的台詞,卻成了《ny時報》口中的“民族主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