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一章 一大步(1/3)

作者:閃爍字數:9674更新時間:2020-02-25 02:55:18

    8月的第一天,共和國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上午,紀佑國在建軍節紀念大會上宣布:共和國將在未來兩年之內裁軍五十萬、將常備兵力由二百二十萬縮減到一百七十萬,改組總參謀部與國防部,撤消第二炮兵,戰術導彈部隊與戰略導彈部隊分別並入陸軍與空軍,空軍與海軍的規模將在現有基礎上擴充百分之二十五。

    下午,國防部長趙潤東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共和**事改革藍皮書》。

    全世界頓時嘩然了。

    雖然早有人料到,紀佑國將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推行軍事改革,但是沒人想到,紀佑國的動作這麽快、改革力度這麽大。

    外界最為關注的還是改革內容,也就是《共和**事改革藍皮書》的內容。

    《藍皮書》首先強調了共和國武裝力量的性質與改革目的:共和國武裝力量是捍衛共和國主權與領土安全、完整的堅實基礎,是保衛共和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外來侵略的主要力量;軍事改革是為了讓共和國武裝力量能夠更好的履行職責,捍衛共和國主權、保衛共和國領土、保護共和國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抵禦外來侵略。

    與類似於“口號”的綱領相比,《藍皮書》的實質內容更加值得關注。

    軍事改革主要分成了三個方麵:一是軍隊行政與軍事指揮體製改革,二是軍兵種調整,三是軍職與軍銜改革。

    軍隊行政與軍事指揮體製改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

    首先強化了國防部的職責,並且明確了國防部部長隻能由文職官員(包括退役軍人)擔任。國防部的職權得到加強,由單一文職部門轉變為共和國武裝力量最高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軍費預算、軍備采購、職務調動、人事任免等事務。總參謀部的權限受到明確界定,由集管理與指揮於一身的綜合部門轉變為軍事指揮部門,僅承擔製訂作戰計劃、安排演習演練、指揮作戰等事務。完成改革後,國防部將成為僅次於財政部與外交部的國務院第三大部門,總參謀部則成為獨立於國務院、直接向元首負責的純軍事部門。

    其次削弱了地方軍區的權力。完成改革後,國防部掌握海陸空三軍的行政管理權,總參謀部掌握海陸空三軍的行動與調動權,地方軍區轉變為衛戍部隊,不再擁有人事任免與軍隊調動的權力。

    可以說,這是此次軍事改革的核心內容。

    不管是強化國防部的職權、明確總參謀部的權限、還是削弱地方軍區的權力,目的隻有一個:加強中央對軍隊、特別是主力作戰部隊的控製,讓每一支軍隊都直接聽命於共和國元首。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對軍隊的編製做出調整。

    陸軍總兵力將由現在的140萬裁減到70萬,作戰部隊由18個集團軍、35個師、42個旅以及40多個炮兵、地對地導彈、防空炮兵師(旅)整編為6個集團軍、12個師、55個旅以及56個支援師(旅)。兵力規模大幅度縮減的同時,陸軍各作戰部隊的編製也做出了相應調整。6個集團軍各編有2到4個師,4到8個旅與8到10個支援師(旅)。12個師中,4個坦克師的規模比之前擴大百分之三十,坦克、裝甲戰車、自行火炮等重武器數量增加百分之三十五;8個機械化步兵師的規模比之前擴大百分之二十五,坦克、裝甲戰車、自行火炮等重武器數量增加百分之二十五。55個旅全為快速反應旅,編有5到8個裝甲營、步兵營、炮兵營或後勤保障營,總兵力在3500到5500人之間。56個支援師(旅)中,24個炮兵師(旅)的規模比之前擴大百分之二十,自行火炮、牽引式火炮、火箭炮等重武器數量增加百分之二十五;12個地對地導彈師(旅)的規模比之前擴大百分之二十,戰術彈道導彈、遠程火箭炮、陸基巡航導彈等重武器的數量增加百分之二十;20個防空師(旅)的規模比之前擴大百分之二十,高射炮、防空導彈等重武器數量增加百分之二十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