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四 軍火帝國 第十七章 民族之翼(2/3)

作者:閃爍字數:11330更新時間:2020-02-25 02:57:39

    從2010年項目啟動,到2016年底,空軍為J-15入了376億元研究經費,僅基礎研究費用就超過210!雖然比起F35,J15的研製經費算不了什麽,但是對並不富裕的共和國空軍來說,這不是一筆小錢。

    萬幸的是,J14很多研究成果都能用在J115上。

    除了共和國空軍投入巨額研究經費外,參與研製工作的巴基斯坦也投入了數十億元經費。

    按照空軍的“遠期規劃”,J115服役之後,將在1之內陸續取代J7、J8、J10與Q5係列戰鬥機,成為共和國空軍的主力中型戰鬥機。海航也準備用J15取代J7、J8、J10與Q5,並且將J15定為標準航母載機。算上巴基斯坦承諾采購的150,J15的產量肯定在2200以上。如果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有所收獲,J15的產量不會低於2500,或許能超過3000,成為產量僅次於F35的第四代戰鬥機。

    隻是,最先服役的不是空軍型J15,而是海軍艦載型J-15。

    “共和國”號航母下水時,讓J10B與J13B通場飛行,隻是給那些受邀參加儀式的外國武官做做樣子。隻要J15在

    :飛,就能在2018年中期上艦。此時,“共和國”>服役前的海試工作。

    除了戰鬥機,其他機型的換代工作也已展開。

    下一代預警機與加油機地載機都是正在研製地“Y14電動大型運輸機,而Y14又與上飛的大型幹線客機有直接關係。

    全電動大型運輸機的關鍵技術是“複合蓄電池整形技術”。

    與海軍、陸軍裝備不同,飛機上的空間更加寶貴,對重量的限製更加嚴格。研製J14的時候,為了鼓勵設計人員盡量減輕重量,空軍拋出了“每減輕1千克獎勵1個月薪水”的誘餌,結果讓J-1空重減輕了足足44千克!

    顯然,“龍翔電池”不能像裝在戰艦上那樣,隨意裝在飛機上。

    按照上飛提出的設計方案,必須將複合蓄電池整合到飛機的機翼與尾翼中,盡量利用飛機上的“無效空間”,避免侵占機艙內地“有效空間”。為了減輕重量,必須將複合蓄電池與承力結構整合。

    因為Y14屬於軍用運輸機,可以使用“龍翔電池”,所以研製難度稍微低一點。

    20166年底,第一架Y14的原形機也是唯一地原形機)飛,在隨後的試飛中創出了最大飛行高度12740,最大飛行速度970千米小時、最小飛行速度210千米小時,最大載重65,最大載重航程千米、載重2C時航程7500千米、空載航程1C500千米的飛行成績。

    各項數據均達到了空軍提出的要求。

    與海軍麵臨的問題一樣,Y14想量產,必須解決成本問題。

    原形機隻製造了一架,就是因為配備的34“龍翔電池”使其造價高達75億元。別說共和國空軍,恐怕連美國空軍都無力購買比金子還貴地運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