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八 百年積怨 第一百零三章 眾口難調(3/3)

作者:閃爍字數:9244更新時間:2020-02-25 03:03:42

    對法國影響大的,還是中國對歐盟成員國的影響力。

    用法國前總統的話來,法國等歐洲強國在拆中國的後台,中國也在拆歐盟的後台。

    法意英西等國一直拿中國的人權與對外戰爭說事,中國則在歐盟政治一體化上做文章。

    別的不說,中國隻需要采取“平等的外交貿易手段”,給予部分欠達歐盟成員國積極的外交與貿易援助,就能對歐盟政治一體化進程產生嚴重影響。比如中國在拒絕向德國提供高性能複合蓄電池之後,轉而在羅馬尼亞投資建造了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使羅馬尼亞在一夜之間成為歐盟第三大汽車生產國;打擊意大利的旅遊業時,中國與希臘聯合舉辦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年”,積極鼓勵國內民眾前往希臘品味“古希臘文明”留下的輝煌遺跡;對付咄咄逼人的法國時,中國國家領導人連番訪問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捷克等歐洲國家,高度讚揚這些國家的溫和外交政策。

    用多歐洲政治家的話來說,美國用安全綁架歐洲,中國用經濟綁架歐洲!

    全球大蕭條剛剛結束,歐洲的經濟剛剛回暖,歐盟願意與中國對抗嗎?

    別說態度一向猶豫的德國與意大利,就連法國都認為應該盡快與中國改善關係,避免因此對歐盟政治一體化產生負麵影響。西班牙相甚至主動提出,應該積極與中國幹旋,以外交方式為化解中日矛盾做出貢獻。

    隻有英國不讚成放棄強硬態度,認為應該對中國實施“必要”的製裁。

    歐盟5個主要成員國都無法統一意見,更別說讓30多個國家采取統一步調了。

    在英國的反對下,歐盟5個主要成員國腦隻達成了暫時觀望的決議,沒有在是否對中國施加壓力、進行製裁,還是積極與中國斡旋的問題上取得一致。

    最終結果沒有什麽好奇怪的,分裂的歐洲很難在國際舞台上揮重大作用。

    完成了“經濟一體化”、正在逐步實現“外交一體化”、積極推動“軍事一體化”與“政治一體化”的歐洲距離“統一的歐洲”還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在此之前,因為各個國家的利益並不完全相同,歐洲不但很難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揮作用,還得繼續扮演“美國附庸”的角色。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