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八 百年積怨 第一百四十一章 積重難返(3/3)

作者:閃爍字數:930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4:17

    用西方國家的話來說,共和國政府最愛搞的就是“基礎工程”。

    改革近50年,基礎建設搞了50年,仍然年年在搞,年年擴大。原因是什麽?不是說基礎工程不重要,任何國家要想騰飛,都需要堅實基礎。20世紀30年代,美國也轟轟烈烈的大搞基礎建設,修建了數條貫穿全美的高速公路與鐵路,不但為美國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還為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打下了基礎。關鍵是,基礎建設肯定有個限度,不可能一直搞下去。從2025年開始,共和國的人口就逐漸減少,正式進入“人口衰退期”,即便共和國的城市化進程還在加快,可是按照各個機構給出的評估,共和國的基礎設施已能保證城市化順利完成,不再需要大興土木,而應該集中力量解決城市化帶來的民生問題。

    政府樂於搞基礎建設,因為這是看得見的東西!

    相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紀佑國通過立法對“公車”做出了嚴厲限製,卻沒有辦法限製政府以“工作需要”的名義向行政人員發放高額“出行補貼”。換句話說,政府不再為行政人員配公車,卻以現金的方式幫行政人員買私車,為行政人員補貼油費。

    歸根結底,都是政府的權力過大,大到無法監督,也沒人可以監督。

    巨大的“結構性浪費”,導致了嚴重的社會貧富差距,也導致了嚴重的社會矛盾。

    如果不是“產業結構調整”使共和國建立起了足以與西方國家匹敵的高端製造業,創造了新的出口增長點,共和國的政治問題早就轉變成了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僅電動汽車一項,每年就為共和國創造了數千萬個就業崗位與數以千億計的出口收入。可是出口總有個限製,隨著歐美在複合蓄電池領域取得的成功,即便共和國一再提高提供給民用市場的複合蓄電池的標準,也不可能長期霸占高端市場。激烈的競爭,最終必然使出口受阻,從而使出口問題轉變為國內社會問題。

    共和國要想繼續前進,必須擺脫對出口的嚴重依賴,提高國內消費。

    增強消費,就得提高民眾收入,解決貧富差距問題。

    毫無疑問,要想解決貧富差距,就得推行政治改革。

    從根本上講,王元慶推行政治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為共和國建立一套真正的市場經濟體製,保證國家長治久安。落實到現實中,政治改革必然、也必須使民眾從中獲益,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軍情局的秘密調查,最終促成王元慶下定發起政治改革的決心。

    把目光放得更開闊一點,就能發現,王元慶搞政治改革,不僅為了解決國內問題,還為了改善共和國的國際處境。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