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八 百年積怨 第一百四十八章 技術與戰術**(3/3)

作者:閃爍字數:9880更新時間:2020-02-25 03:04:23

    除了繼續出動艦載航空兵與岸基航空兵配合空軍作戰之外,海軍投入的主要力量就是20多艘配備了A電磁炮的巡洋艦與驅逐艦。僅在2月10日之前,海軍艦隊就向四國戰區、大阪戰區、伊勢-駿河戰區與關東戰區投擲了15萬枚炮彈,對數十座大中型城市進行了毀滅性打擊。

    與陸軍炮兵相比,海軍戰艦的最大優勢就是機動靈活。

    26艘巡洋艦與驅逐艦編成了2支“打擊編隊”,沿著從伊豆諸島西側海域到四國島土佐清水港以南大約150千米的“炮擊走廊”交錯航行,輪番對A炮擊範圍內的日本城鎮進行炮火打擊。

    戰鬥進入3月份,艦隊的打擊力度明顯增強。

    不是參與打擊行動的戰艦增加了,而是2月份的新式彈藥產量比1月份增長150%,海軍專門調動8艘快速綜合補給艦跟隨2支打擊艦隊行動,隨時為執行炮擊任務的戰艦提供彈藥。

    3月底,新型遠程炮彈開始批量生產。

    與之前使用的炮彈相比,新式炮彈的最大有效射程提高到450千米。因為配備了新式激光陀螺儀,所以在最大射程上的偏差也不過45米,如果數門A同時向一個固定目標開火,基本能夠達到“精確打擊”的效果。

    此時,艦隊的火力已經強大到歎為觀止的地步。

    因為戰艦的攜彈能力更強,艦炮的相應保障設施更加完備,艦炮彈藥的質量遠超過同口徑陸炮,所以艦炮的打擊威力絕對比陸炮。以實戰結果來看,執行持續炮擊任務時1門A在使用新式彈藥的情況下,其火力投送能力相當於12門LA,1艘巡洋艦的炮火投送能力相當於一個LA炮兵營。因為同為電磁炮,所以A除了更嚴格的防腐蝕技術指標導致軌道價格偏高之外,其他成本與陸軍的電磁炮相差不大。如果從戰力組建成本的角度看,因為不需要為A配備單獨的電力供應與電力傳輸係統,所以A的使用成本還遠遠低於陸軍電磁炮。

    為了證明艦炮的精確打擊能力,林嘯雷還在總參謀部製訂的打擊任務之外為打擊艦隊安排了額外打擊任務,主要對付一些點狀固定目標。實戰證明,隻要能夠提高火力密度,艦炮足以對付數百千米外的點狀目標與低速運動目標,比如在海麵上航行的戰艦,或者在道路上行駛的車輛。

    任何一種新技術在大規模應用之前,都需要接受實戰考驗。任何一種新戰術在正式推廣之前,都需要證明其有效性。

    海軍不同於陸軍。海軍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術與戰術**,都意味著價值巨億的老式裝備將被淘汰,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采購新式裝備,而不可能像陸軍那樣摸著石頭過河,用建立試驗部隊的方式證明新技術與新戰術的實戰能力。

    當然,技術進步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情。

    隨著“電磁炸彈”這類專門對付電子設備的武器裝備出現,在戰爭中大規模使用,海軍必將迎來自航母問世以來的最大一次技術與戰術**!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