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九 暗流湧動 第三十四章 超低空利爪(3/3)

作者:閃爍字數:1092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4:55

    作為陸航最優秀的飛行員,駱良驥全程參與了QW-26A的定型試飛工作,對QW-26A的性能非常了解。戰術測試階段,駱良驥親自操刀,在一次出擊中“破”了由他保持的戰鬥記錄,幹掉了29個地麵目標與7個空中目標。定性試飛結束前,陸軍還想方設法的從製造J-15係列戰鬥機的成都飛機製造公司搞來了還沒有交付給空軍的J-15C戰鬥機,與QW-26A進行了幾輪超低空空戰對抗演練。雖然陸軍從未公布演練結果,但是作為參與者,駱良驥很清楚,在500米以下的“近地空間”,J-15C都不是QW-26A的對手!

    再先進的武器,也需要優秀操作人員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因為在定型試飛工作中表現優秀,為廠家提供了多項改進意見,所以駱良驥順利戰勝其他大隊長,順利獲得QW-26A的優先裝備權。

    奔赴前線之前,駱良驥已經在QW-26A上飛行了近800小時。

    大隊裏的其他飛行員也有200小時以上的飛行經驗,基本上掌握了QW-26A的技術與戰術特點。

    總參謀部讓QW-26A在第一時間參戰,一是重視QW-26A的強大性能,二是希望通過戰爭檢驗QW-26A的實際性能,為今後全麵換裝提供實戰依據。用QW-26A替換陸航所有WZ-15,至少需要在未來10年內投入7500億元,如果沒有足夠理由,國防部不見得肯用7500億換掉還沒有達到最大服役期限的WZ-15。算上海軍陸戰隊的WZ-15,整個換裝需要花費上萬億元的國防經費,國防部更會三思而後行。

    能否經受住戰火考驗,駱良驥沒有半點擔憂。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支陸軍的武裝直升機能夠與QW-26A相提並論。即便麵對半島戰爭中的對手,駱良驥也有十足的信心,更別說比共和國陸軍差了幾個級別的印度陸軍。用駱良驥的話來說,就算用WZ-15也能打垮印度陸軍!

    信心來自實力,沒有絕對的實力,就沒有絕對的信心。

    駱良驥檢查完隨身裝備後,基地參謀趕了過來,正式下達了作戰命令。

    2點15分,駱良驥與祝芝龍率先登機。

    雖然製造QW-26A的西安飛機製造公司最初打算開發單座型號,畢竟隨著自動駕駛技術越來越先進,配備第二名飛行員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但是按照陸軍的要求,QW-26A最終還是弄成了雙座型。不是陸軍不想讓祝芝龍這樣的武器操作員“失業”,而是QW-26A主要在條件非常複雜的超低空活動,自動駕駛技術再先進也比不上飛行員,從確保安全、完成作戰任務的角度出發,多配一名飛行員沒有壞處。

    完成起飛前的檢查工作後,塗有大隊長座機標誌的QW-26A率先滑出地下洞庫。

    2點25分,駱良驥與祝芝龍率先架機升空。

    接下來的10分鍾之內,另外11架QW-26A陸續升空,在漆黑的夜空中向南而去。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