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四章 殺人於無形(2/4)

作者:閃爍字數:16254更新時間:2020-02-25 03:05:24

    魯拉賈帕尼與共和國走近,不是讓印度永遠做共和國的“下遊生產國”與“下遊市場國”,而是希望借助共和國的市場,完成國家的原始資本積累,為印度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打下基礎。

    不得不承認,魯拉賈帕尼充分吸取了共和國的發展經驗。

    問題是,印度的處境與共和國截然不同。

    紀佑國推行產業結構調整時,共和國基本上沒有外患,即便與周邊國家有矛盾,也不是不可解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共和國不但掌握了足以決定國家命運的幾項尖端技術,還發起了“電力**”,由此拉開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序幕。印度沒有這樣的基礎條件,也就不可能按照共和國的方式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印度無法在對生產效率有決定性影響的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就算沒有來自共和國的威脅、就算得到美國的全力援助,也不可能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最多在共和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再次提升產業等級的時候,撿發達國家的殘羹剩飯,繼續在低端產業國的行列中徘徊。曆史足以證明,任何一個擁有廣袤國土、眾多人口的國家,均是依靠自身的技術積累,而不是依靠其他國家的援助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學習也得看實情,盲目模仿隻能使國家走上歧途。

    這也正是紀佑國等共和國領導人堅持獨立發展的根本原因,共和國用30年改革開放證明西方發達國家不會幫助共和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這個代價不算小,而魯拉賈帕尼在學習共和國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共和國走的彎路。

    西方發達國家救不了印度,共和國更不可能救印度。

    隻要共和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就不會讓印度成為發達國家。

    現實很殘酷,也不能因此說王元慶做錯了。

    作為共和國國家元首,王元慶隻會考慮、也隻需要考慮共和國的國家利益。如果王元慶不顧共和國的國家利益,而是慷慨大方的幫助印度,他就不是優秀的國家元首,甚至是共和國的叛徒!

    根本矛盾決定了共和國與印度的基本關係。

    印度要想強大,必須超越共和國。共和國要想發展,必須壓製印度。

    對一個擁有14億人口與另外一個擁有17億人口的國家來說,這個矛盾不可調和。

    “共同發展”成為海市蜃樓,對抗將在所難免。

    以王元慶的性格,肯定會積極出擊。

    藏南衝突結束後,王元慶首先在“停火協議”上做文章,主動向印度提出正式確定兩國邊境。為此,王元慶還做出重大“讓步”,即由共和國、印度、不丹與緬甸四國派遣勘測人員對涉及爭議的邊境地區進行全麵勘測,然後邀請其他觀察國,通過談判的方式確定四國間的正式邊境線。

    毫無疑問,魯拉賈帕尼不會接受王元慶的提議。

    被印度拒絕之後,王元慶立即出狠招,在2031年底正式批準了由國防部與總參謀部提交的軍事基地修建方案,加上在當年7月份成立的山南直轄市,共和國開始全麵加強藏南地區的軍事建設,擺明了要將這塊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區變成共和國進軍南亞大陸的橋頭堡,向印度施加軍事壓力。

    魯拉賈帕尼的回應更加強硬,立即在印度東部地區擴充軍事力量。印度國會在2032年批準了總理的軍事基地建設方案,其規模遠超過共和國的方案。按照魯拉賈帕尼的計劃,印度將在東部地區建立起擁有數十處軍營、數十座大型軍事基地,通過2500千米公路、1500千米鐵路線連接起來的“軍事要塞網”,力爭在數年之內將東部地區打造成對抗共和國的“鋼鐵堡壘”。

    大修軍事基地,拉開了中印全麵對抗的序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