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五十五章 多用途(3/5)

作者:閃爍字數:16348更新時間:2020-02-25 03:06:07

    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中嚐到苦頭後,印度格外重視防空係統的建設工作,甚至一度打算程度獨立於空軍的防空兵。雖然最終沒有讓防空兵脫離空軍,但是在藏南衝突之前,印度的防空兵已經得到長足發展。藏南衝突中,印度的防空係統再次暴露出大量問題,為了盡快鞏固國土防空係統,印度空軍按照美國的建議,對國土防空係統進行全麵調整,重點加強反導防空與近程防空能力。

    看上去,印度防空兵的這一舉措有點退步。

    實際上,印度防空兵直到這個時候才算找準了發展方向。

    在國土防空中,以往作為骨幹力量的遠程防空係統正逐步邊緣化。原因很簡單,各類對地攻擊彈藥的射程越來越遠,即便遠程防空係統的攔截距離由最初的數十千米提高到了數百千米,仍然難以對來襲的作戰飛機構成威脅。防空係統要想適應未來戰爭,隻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針對遠程導彈的反導,二是針對彈藥的末端攔截,兩者之間的攔截任務將全部交給空軍的製空戰鬥機。

    反導係統對付的是遠程彈道導彈,對戰術戰機沒有多少威脅。

    真正能夠威脅到戰術戰機的正是末端攔截係統。

    因為末端攔截係統都是部署在車輛上的,可以在戰場上迅速機動,所以用戰術戰鬥機對付末端攔截係統的戰術非常有限,風險也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末端攔截係統主要對付的不是戰鬥機,而是各類對地攻擊彈藥,如果采用傳統的反輻射攻擊戰術,攻擊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雖然有足夠的情報證明,印度防空兵裝備的末端攔截係統仍然基於傳統武器,也就是以速射炮、近程防空導彈為主,而不是以能量武器為主,但是其攔截能力也不容忽視。首輪轟炸中,J-17A投下的彈藥有半數以上遭到攔截。如果不是裴承毅派出了更多的戰機,發起飽和攻擊,恐怕轟炸效果不會好到哪裏去。

    在對付末端攔截係統的戰術行動中,飽和攻擊的代價太大了。

    印度防空兵總共裝備了近百套末端攔截係統,如果用4架戰鬥機對付1套末端攔截係統,且摧毀概率在80%左右,要想摧毀所有末端攔截係統,空軍至少需要出動400架戰術戰鬥機。在以往的戰爭中,這個問題還不是很突出,畢竟空軍有足夠的戰鬥機。問題是,此次戰爭中,可以利用的前線空軍基地非常有限,如果用400架戰術戰鬥機對付印度防空兵的末端攔截係統,其他的任務就得擱在一邊。

    裴承毅沒有別的選擇,隻能動用陸航的26B。

    作為“飛行坦克”,26B可以頂著末端攔截係統的炮火發起攻擊。

    換句話說,此輪戰鬥拚的就是26B的生存能力。

    8點35分,26B機群剛剛進入印度領空,裴承毅就來到了戰術指揮中心。

    世界上沒有打不壞的武器,也沒有打不下來的戰機。

    8點37分,出現了開戰後的第一個戰損。

    一架攻擊西姆拉空軍基地的26B在投彈的時候遭到至少3輛“陸軍中士”30毫米自行高射炮的密集攻擊,雖然高強度合金裝甲擋住了所有射向關鍵部位的穿甲彈,但是機身次要部位嚴重受損,左側推進器報廢,在隻剩下一台發動機的情況下,26B無法飛越帕米爾高原,隻能前往巴控克什米爾地區迫降。萬幸的是,2名飛行員都安然無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